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利襄军旅丹青妙 融通诗偲德业华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子恒责任编辑:王春艳2015-01-21 08:41

画家在人们心目中会是什么样的印象?一位成功的军旅画家会是什么样子呢?画家不是概念化的人,成功的画家是从事艺术品生产寓快乐于艰辛的智慧劳动者;是具有高超的思想,能驾驭优美点线色彩表现造型艺术的创作者;是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孜孜不倦描绘塑造心中之大美的幸福跋涉者。换句话说,画家是把美好呈奉给社会的使者。这是我对成功画家的大致印象。我所熟悉的军旅国画家王利军即是如此。

王利军现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第九、第十届全军美展,绿色时空全军美术精品展,全国首届、二届中国画人物画大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中法文化年——当代中国画作品赴法展,全国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百家金陵画展及各类提名展、学术邀请展。作品多次获奖或被国家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驻外使领馆收藏。2008年代表作《惠安女》参加文化部“和平颂太空飞行之旅,”搭载“神七”遨游太空。其作品入编各类大型画集及专业刊物百余部,出版有《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丛书·王利军》等多部画册。中国画代表作品有《破晓》、《赶海》、《警报》、《姊妹》、《火红的歌谣》、《海风》、《雪海国魂》、《六号艇员》等。

勤奋善学 收获艺术的丰硕成果

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与地缘文化紧密相连。有着冀东明珠之称的乐亭是一方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乐亭县志载:“乐邑人,民勤劳作,雅重读书,举凡衣食稍足之家,无不令其子弟就学。或延名师,或从外傅”。李大钊先生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乐亭人。乐亭这块热土,地肥水美重教尚礼,人才辈出。画家王利军,1962年12月就出生在乐亭县城关蒙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父母勤劳节俭、朴诚慈善。爷爷曾闯过关东。利军从小耳濡目染知道生活的艰辛和勤劳的可贵。或许是天赋,利军从小就喜好画画,经常在作业本上描画课本上的插图,上中学时最盼望的就是周六下午的那节图画课。

1979年高中毕业后,王利军同几个爱好美术的小伙伴到县文化馆学画画。当时条件简陋,没有床就睡大通铺;没有食堂,就带些咸菜和大米自己做着吃。这年冬天,利军被接兵部队团长看中了,他顺利地穿上了海魂衫,来到青岛某部新兵连。春节前,团里组织板报比赛,王利军如鱼得水,为自己的新兵连拿得第一名立下了头功。1980年春,王利军因其特长被机关选中,调入北海舰队军人俱乐部当了电影放映员。当放映员,要画幻灯片,利军感到了自己的美术功底力不从心,便急切地来到市工艺美术学校美术班当了插班生。寒来暑往两年光景,他利用业余时间,每晚骑着自行车来回二十多里路去上课求教,从未因天气变化和自己的事情耽误了学习。1983年冬,青岛降下历史罕见的大雪,公交车辆全部停运,他踩着厚厚的冰雪步行去夜校,后半夜回来已成了雪人。盛夏酷暑,别人在纳凉休息,而他却一个人关在宿舍练习素描,为躲避蚊虫叮咬,时常把脚泡在水里。夜校的孙老师是报社美编,对这位好学勤奋的小水兵很是偏爱,为他讲解画理、修改画稿,启发鼓励他边学边搞创作设计,由简到繁慢慢来,利军手摹心追,汗水终于浇开了花朵。《青岛日报》刊登了他创作设计的刊头画。王利军的名字变成了铅字,他也平生第一次领到了八块钱的稿费。

利军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在1984年,他创作的《风雪之夜》在青岛市展出,后又被选送进京参加海军美术作品展览。艺术上的进步使他更加坚信,成功需汗水,进步要学习。利军横下一条心用五年业余时间,读完了大连政治学院政治系大专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班的课程,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心灵颤动——意境美的扑捉》被评为优秀论文。

“学然后知不足”,“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在从艺求知的历程中,利军可谓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说:“我同大多数画家不一样。是从美术员、宣传干事走过来的,始终处于业余状态,感性的东西多,知觉的成分大”,在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开始屡屡获奖后,他似乎有了更强的危机感。便下决心“一定要补好这一课!”

1997年,王利军以优异成绩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2年,又到中央美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进修,他白天攻主课,练造型,练笔墨,珍惜一分一秒,晚上,选听各类讲座,诸如环境学、建筑学、文学、音乐等,没有讲座时便一头扎进图书馆,直到清场响铃。拓宽知识,丰富学养。利军在艺术的天地里不懈的跋涉,勤奋地磨砺,熟悉他的人对他潜心修炼,勤奋耕作的看家的本领无不钦佩。他的作品《先驱》以每天平均十五六个小时的工作量,连续作画40余天而成,最终获得“青岛市纪念建置100周年青年艺术大奖赛金奖”并被李大钊纪念馆收藏。《雪海国魂》的创作几易其稿,为准确表达画中人物,使其符合当年抗联时的历史情境,专门从八一电影制片厂借来服装道具,与选好的模特打好招呼,请其提前蓄发留须使之更加靠近当年抗联战士的形象。为能够静心创作,他拔掉电话、关闭手机,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不停地耕耘与付出换来了可喜的艺术成果,美术创作渐入佳境。这也正如美、德莱赛所言:“艺术是积蓄在苦难和耐劳的人的灵魂中的蜜”。好的艺术作品从来不可能轻而一举得来。为创作出上乘的艺术作品,多年来,利军惜时如金,甘得寂寞,付出了常人几倍的努力。

谦和真诚 赢得一片灿烂美好天地

利军一入伍就来到美丽的海滨青岛,在海军北海舰队机关俱乐部工作,与他打过交道的人有很多。记得2001年初,我到青岛出差,正好利军在青岛休假,他那时刚调北京海政创作室不久,和几位朋友见面小聚,看得出来,大家都十分珍怀与利军共事的往日情景。一位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原北海舰队战友李伯阳介绍说:利军热情谦虚,真诚待人,被人们誉为“大众情人”。利军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同他共过事、打过交道的都有这样的感触。

我也熟悉的利军的一位同乡刘海林曾说“利军每次探家哪怕时间再短也要到文化馆看望他的老师、同道。并拿来他的近作请老师、同道评点。其实他的造诣早已远超师长之上,但在往日的老师面前却始终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毕恭毕敬,就连许多小他几岁的兄弟,他也非常诚恳的征求意见”。的确是这样,我与利军平时接触不少,当然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彼此谈话经常是直切主题,直来直去,他都乐意接受。尤其是在谈论他新的作品时,他总是非常真诚耐心地听取别人评说,不管别人说的对与否,参考价值大与小,他都是高兴接纳。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相信将来也依然会是这样。利军从一名年青战士到一位军内外闻名的国家一级美术师,职位变了,声望高了,但谦和待人与人为善没有变。他的诚恳与谦虚,大度与涵养,赢得了许多师友同道的赞许与好评。与之带来的是人生之路左右逢源,艺术天地宽广灿烂。

说到这里,想起两位哲人的话:“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德、尼慈】“谦让是身体的良心”。【法、巴尔扎克】人的状态区分有时也很像稻田里沉实的谷穗和昂头的草稗子那样对比鲜明。让人真正尊重的理应是有真正实力却又谦逊严谨,精心积累的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谦逊的品格可以视为高下尊卑的试金石。为人从艺皆为如此,利军可谓深谙此理也。

感恩生活涌动起不尽的创作激情与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已经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有着可喜成就的王利军之所以走向成功,其重要的缘因与动力那就是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知恩图报。

利军重情重义,对于亲善和美的家庭熏陶,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亲友的关爱他感念为怀;对于军队大学校的培育、领导师友的关心他感激不尽;火热的军营生活特殊的水兵情缘感动着他涌动着不尽的创作活力。

王利军从走入军营的那一天起,就爱上了军营和自己的岗位,默默发誓要干出个样来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与组织的关怀培养。于是,他一步一个脚印,发奋努力在部队锻炼成长,当他第一次拿到8块钱的稿费时,首先想到的是再加上些积攒的津贴买了两件皮背心寄给爷爷奶奶。后来,随着他在各方面的改善和影响,家乡的亲朋好友及慕名求教的基层战士找上门来的越来越多,他总能热情相助,并视为快乐。利军平时看重别人的感受,体谅善待他人,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接人待物所表现出来的热情细致,难得的亲和力所感佩,这也正是他感恩生活的具体表现。2008年5月,他的画展在家乡唐山市博物馆隆重推出,利军百感交集,他在致辞中激动地说:“二十八年前,我离开故乡走进蓝色军营,从一名普通的海军战士到今天成为海军的专业画家。我感激父母的养育与亲人的关爱,感激师长们的指引和教诲,感激各级首长的鼓励与栽培,感激各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感激生我养我的这篇故乡热土。利军无论走到哪里,取得什么成绩,这份感恩之心,绝不敢稍忘”。利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感知生活中的真善至美,体味生活中的哲思真谛,用自己钟爱的画笔回赠生活的恩遇厚赐,并视作自己的责任。利军作为海军画家尤其热爱大海和蓝色的军营文化,敬重那些守卫在祖国万里海疆的水兵和那些以海为生的渔民。

2002年,他同著名画家张道兴老师等到潜艇部队体验生活,早晨,同水兵一起跑操,白天共同出海训练,晚上水兵睡上铺他们睡下铺。由于空间有限,每次睡觉都要横着躺下去。更不好受的是,吃的、喝的就连空气都布满了柴油味,加上40多度的高温,许多战士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潜艇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艇员们都要写下遗书,利军看到这些特殊的情景激动不已,眼里噙满泪花。此刻,他真切地体会到,社会职业中最苦的是军人,军人最苦的是海军,海军中最苦的是潜艇兵。一定要为可爱的水兵兄弟造像!利军打心底里发出誓言。他的心潮激荡澎湃着,泉涌般的创作冲动与灵感交相辉映,挥之不去的一串串水兵形象在他心底打下深深烙印,又在他的笔下跃然而生。不久,《轮机兵》、《长航日记》、《六号艇员》几幅国画相继问世。他创作《长航日记》时正值盛夏,房顶楼板被晒透了,画室里没有空调,他只好穿着背心短裤,挥汗作画。性灵环境的通契,使他在创作时情同身受。独特的视角、浓重的笔墨,刻画出潜艇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工作、无怨无悔为国奉献的感人场景。明白人知道,这些作品凝聚着利军对水兵多少情多少爱啊!这正像他在自己的创作体会中所言“艺术究其实质应是生命的一种诗意表达。只有沉潜到生命与生活海洋的深处,才能体悟到生命与情感的本质,才能在作品里实现艺术技巧在更高层面上的探求。画出对生活的一往情深和对笔下人物的拳拳爱恋。就我而言,获益最大的莫过于辽阔而富有诗意的大海,坚如磐石的海岸,以及心胸如大海般宽阔、意志如海岸般坚强、情怀如浪花般浪漫的水兵们。总之,我常常在海边一唱三叹,流连忘返,并最终成为艺海拾贝中幸运的孩子。”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利军热爱生活、领略生活、感恩生活、能善于在生活中感知美好并用心回馈于生活和时代,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良心与责任,也诠释了艺术的成功之路。这无疑是让人所信服的。

甘美尊严 创作刻画新时代人物的真善美

美术家的职责是什么?简言之,用美来表达事物。“美术,是人的手、头、心集于一体”。【英、罗斯金】美术就是通过美术家的手加上美术家的思想和美术家的审美价值追求所形成的作品。我们所看到的古今中外、形式各异的美术作品暂且不多妄加评论,就国画人物画而言,我们不妨引来罗马、西塞罗的观点“美有两种类型——甘美和尊严。我们应该把甘美看成女性的特点,把尊严看成男性的特点。”此句可谓言简意赅道出了人们对人物画的主流审美取向。通观利军的人物主题画创作,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品读利军描写女性人物的作品《火红的歌谣》、《涛声渐远》、《赶海》、《放飞》、《姊妹》、《惠风》、《岁月如歌》等无不散发出甘甜柔美的气息,激荡着时代华美的音符节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火红的歌谣》,画的是一位战争岁月的女兵,抱膝坐于老乡窑洞门前的地上,脸庞清秀红润,神情镇静恬淡,火红的辣椒悬垂于屋檐下,与女兵秀美的面容交相辉映,自然淳朴,诗意浓浓。读来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确,这是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岁月的记忆,青春的礼赞都融进这《火红的歌谣》之中。再看利军创作的《惠安女》系列作品,勤劳淑惠的女子与海为伴辛勤劳作,他们那“封建头,文明肚,省了鞋,费了裤” 极具特色的服装服饰,其健美、秀雅的魅力似阵阵海风晓雾伴着清新的笔情墨韵从祖国海天一隅传送开来,让人美不胜收。

让人们熟悉的《先驱》、《破晓》、《链》、《警报》、《海风》、《重潜》、《轮机兵》、《长航日记》、《六号艇员》、《抗联战士》《雪海国魂》等一批以描写男性人物为主的主体性绘画,个个尊严浩气、阳刚坚毅、有血有肉。观其他近期刻画的人物肖像,如对至尊,印象深刻。如《世纪丰碑》他笔下的伟人邓小平神态坚毅果敢、超凡淡定,身着风衣巍然浩气,让人敬仰。曾国藩可谓中国近代化之父,利军查阅资料精心绘制,将这一位讲求“经学致用”“内圣拙成”叱咤风云的人物完美再现。他为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先生画像,仿佛将一位幽默睿智、乐观坦荡的新时代曲艺界领袖以特殊的方式请来与观众见面,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呼之欲出。还有《凝——为叶浅予造像》、《千秋风流——一代元戎聂荣臻》等,凝练厚重,刚柔相济的笔墨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物的尊严与亲和跃然纸上。著名画家邵大箴在评论利军的画中指出“在人物形象处理上,利军善于在整体上掌握“理想化”的原则,有限度地运用夸张,但摈弃“丑化”的方法,在视觉上予人以亲和感和愉悦感,但不甜不俗,分寸掌握得当,这一点很是重要。因为在当前的人物画创作中,有两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种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竞相以丑和以怪诞为美。另一种是媚俗,只注意人物外形的漂亮,而不关注人物的内心气质。绘画是通过视觉影响观众的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必须让观众的视觉易于接受,继而在思想感情上有所熏陶和启发。利军懂得这一点,坚持这一点,显示出他是有美学思考和自觉追求的画家。”许多专家都对利军的画给以了充分肯定与赞誉。不少书画收藏者也非常喜欢利军的人物画。认为利军的画,风格清纯、构图讲究、造型准确、立意深邃,雅俗共赏。

博取通会 领略艺术与人生的无限风光

利军已是当今画坛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拥有不凡的影响。但他并未被一次次大展的获奖,一次次专家师友的赞誉所陶醉,也并未被挤上门来讨画的得意情景所忘形。他不满足、不等待,是一个非常理智清醒的艺术家。早在军艺读书期间的论文《沉醉生活清醒创作》中曾言“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很长一个时期,我曾像守护生命一样抓住技巧不放,后来才意识到,任何仅为单纯技巧而存在的作品都不会成功;而任何成功的作品,都必然蕴藏在生命的底蕴中。只有沉潜到生命与生活的海洋的深处,才能体悟到生命与情感的本质。‘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信奉陆游的至理名言。”从利军的感言中可以得知,他的追求和定位是高远的。为此,他孜孜不倦地在提高“画内功”和“画外功”。他注意并力求广泛涉掠,向文史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从观看展览和交流中发现并借鉴他人之长,从电视剧的情节与表演中得到启示·····。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对优秀的艺术家来说,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的瞳仁大胆地搜集所有外界的事实,就象读摊开着的书那样。”他在向姊妹艺术、向社会实践向生活的深处去淘宝,他还发出“让我们热爱与沉醉生活,并在‘梦’境与‘醉’态中清醒地创造出理想的生活”的感叹。

艺术家所崇尚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又好比是在酿酒,好酒需陈年老窖与精良工艺去酿造。同理,高超的艺术作品则需要长久的实践积累与精心打造。唐人孙过庭书谱曾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其前提是通会,通会之际亦可书画俱妙。而通会则来自勤奋谦诚、来自积累与实践。目前还不敢说利军的画已达到至善尽美,但完全有理由可以说他已具备了足够的势力,且渐入佳境步入了走向通会之际的光明之衢。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俄、托尔斯泰】我们可以深信,利军凭着他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和感恩生活的创作动力,一定会不断奉献出更多的佳作。祝福他博取通会领略艺术与人生的无限风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