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校集结号>>军校故事>>正文

八面来风,汇聚力量

——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学员一队文化育人侧记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褚振江 罗金沐责任编辑:李娴2014-01-10 10:22

一队政委郝卫兵说:“古代诗歌与当代书法大家相得益彰,蕴含其中的‘钢’和‘气’、‘精’与‘神’,是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坐标。”

与书法长廊互动并融,共同彰显风采的还有学员队楼道、各班学习室的陈列品。这些具有军队文化特质、充满战斗品格的雕塑、模型和徽牌成为母校情、学员情、战友情的有力见证。

在一尊描摹我军将士战斗场景、讴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小型雕塑前,学员高伟说,国防大学锻造的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未来骁将,既要有武略,也要有文韬。

善学多思,指挥谋略在这里培塑

在学员吴际宿舍,记者随手翻阅桌上的3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参加学校各类学术报告的记录和思考:“现在连周末都排上了学习日程,应酬少了,事务减了,内心静了,思考多了。”

学员韩寿庚一年下来共通读47本文学、历史、军事著作,精读《孙子兵法》等4部军事专著,参加36场校内外学术讲座。学员敖水平在校期间撰写的《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建议》咨询报告,受到总政领导批示。

崇尚学习、厚养人文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命题,也是一队每名学员的不懈追求。在学员队门口,“从这里走上战场!”和“学习就是战斗!”两句校领导题词,是该队学习氛围浓厚的最好注脚。

一年前,36名将校军官,跨过青龙桥,迈进红山口,汇集在昆明湖畔,集合在百望山下,学理论铸军魂,学军事练谋略,学指挥谋打赢。这些学员中,8人参过战,7人参加或组织过师以上演习,20人参加过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6人立过二等功,1人立过三等战功,34人立过三等功。

“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学员呙中安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从迈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军事、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熏陶,这也促使我们在治军、带兵、打仗等重大问题上作战略层次的思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