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员怎样炼成?让陆军装甲兵学院教教你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周梓欣 陈诚烽责任编辑:薛妍
2018-01-11 14:55

支持改革重行动 瞄准实战育英才

——陆军装甲兵学院凝神聚力推进武警转隶学员培养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毕业联考方案、完善供应保障方式……近日,笔者在陆军装甲兵学院武警学员现场答疑会上看到,学院黄应清副院长率机关相关处室领导及工作人员为转隶武警学员现场答疑解惑。黄副院长介绍,院长、政委十分重视武警学员转隶后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指示高标准办好此次答疑会。走进改革新时代的陆军装甲兵学院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凝聚生长干部学员教育转型共识,瞄准实战需求狠抓教学中心任务,戮力探索培育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路子,凝神聚力有序有效推进武警转隶学员培育工作。

努力创造良好育人环境。随着军队院校改革工作推进,该院重建重塑重新定位,部分官兵出现等靠观望思想,认为个人去向尚不明确,有些工作可以缓一缓、等一等。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对教员学员的影响,及时开展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全院官兵思想总体稳定,为武警转隶学员培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组织官兵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邀请陆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来院宣讲辅导,并开展向党旗宣誓活动;二是组织学院调整改革专题教育及“面对改革大考,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引导官兵正确对待利益得失;三是挖掘老校长陈赓、许光达大将办学育人的思想富矿,回顾学院辉煌历程,组织编写装甲兵史,引导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是拍摄“铁甲先锋”纪录片,运用专题晚会、微电影等多种形式演绎红色历史,让光荣传统走进官兵、触动心灵。通过上述系列活动,引导官兵把心思精力凝聚到助推学院培育武警转隶学员上来,做改革的坚定拥护者、支持者和推动者。

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顶层设计。一是紧贴部队需求实际,聚焦教学中心任务,瞄准培养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目标,准确定位培养方向,合理优化课程设置,详细制定大项工作路线图和教学工作计划,并逐项定人头、定责任、定时限;二是对照复合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分赴军地院校和武警北京总队考察调研,研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针对武警装甲专业特点,选调学院各校区优质师资力量集中编撰与武警装甲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材,并根据实战需求新开设了14门聚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课程。通过多方设计,为扎实推进学院教育转型,使人才培养与改革强军同频共振奠定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是配置优秀教学队伍,为武警学员上课的教员中,教研室领导、教授、副教授比例达50%以上;二是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向战场拓展,通过开展一系列装甲装备实战演练,不断强化学员的备战打仗意识和能力;三是积极与武警北京总队等部队建立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攻关,通过派遣教员到基层部队调研考察,邀请部队优秀官兵到学院交流指导,推动学院人才输出和部队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四是扎实推进教学督导工作,学院、学员旅、营三级联动狠抓一线教学秩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强军兴军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监督保障。

积极解决转隶学员实际困难。武警学员来院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转隶学员的后续保障工作。为有效拓宽困难问题反映渠道,学院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广开言路,积极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开设建言箱、首长信箱等多种途径,多方面收集学员旅、营单位及官兵的情况反映和意见建议,及时统计整理官兵反映的相关问题,并全力协调有关单位加以解决。

通过多种活动弘扬青春旋律。在注重专业课程教学训练的同时,积极组织武警转隶学员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广泛陶冶情操,激发青春旋律。一是勇跃参加学院主办的“铁甲放歌新时代”歌咏大赛,荣获一等奖好成绩;二是为美军来学院交流团演示倒功、摔擒等武术动作,获得阵阵掌声;三是组织成立器械俱乐部,推广器械体操示范教学;四是定期组织百名骨干大集训和“基层八个会”演示活动等,有效培养学员文体和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为毕业后赴基层部队第一任职需要打下良好基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