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不断减员却生生不息的秘密是什么?
■冷热猫 韩新新

1949年,参加过长征的部分女红军在北京合影(第一排左起:刘英、陈琮英、戚元德、周月华、危秀英;第二排左起:邓六金、甘棠、吴仲廉、李坚贞、李贞、廖似光、蔡畅)。
贵州的隆冬寒气逼人,冷风冽冽,怀孕七个月的女红军廖似光因疲劳过度动了胎气,胎儿早产。
廖似光抱着孩子心如刀绞,未来长路漫漫、危险重重,无奈,她只能选择母子别离。可是,少数民族地区人烟稀少,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一户人家托付。廖似光只好把刚刚出生的婴儿包好,写上出生日期,放在了路边的草丛里。
孩子仿佛知晓母亲要将自己抛弃,哭闹个不停。战友们搀扶着廖似光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因心疼不舍,她咬破了嘴唇,鲜血渗出嘴角,一滴一滴掉下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特殊的环境下,母子相伴,这一在今天的人看来最普通不过的事儿,却是一种奢望。
长征路上,女红军的牺牲又何止与此?由于营养严重匮乏,很多女红军都得了闭经病,有些人甚至终生不孕。付出生命者亦不在少数。
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红军长征翻越的高山、趟过的激流,比起蜀道更难何止百倍千倍!
女红军邓六金说,不管多难多苦,我们还是坚持过来了,胜利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