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迟福林:改革进入“下半场”,新阶段如何爬坡过坎?

来源:新华网 作者:迟福林 发布:2018-04-10 13:21:4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诸多中国经验。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尤为关键。面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让世界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利好,也格外重要。

对此,新华网思客在博鳌亚洲论坛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进行了专访,畅谈中国改革开放的下一程。以下根据专访整理而成:

图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受新华网思客专访。新华网郭建伟 摄

谈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发力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全面深化改革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很多地方需要爬坡过坎。在改革过程中,有几大问题十分重要。首先,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动力变革,这需要改革在多方面发力。比如如何让人才、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等,还需要在多方面破题。第二,改革进入到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关键阶段,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关系。比如中等收入群体现在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那么未来,能不能占到50%左右?这都涉及到一些重大政策制度的调整,需要客观的判断。第三,我们在打造营商环境国际化,那么如何以国际化为目标来优化营商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需要在多方面发力,比如反垄断,比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我们的营商环境更有利于激发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积极性。第四,改革进入深水区,还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稳定社会资本预期。这需要完善产权制度变革,通过司法保护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社会资本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们要把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相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让中国市场更具国际吸引力。

迟福林: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动力变革,需要改革在多方面发力。新华网郭建伟 摄

改革开放40年,在这个新起点上,我们在开放方面应该会有重大举措。比如金融领域,放宽或取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比如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等领域,向外国资本开放,这个特别重要。因为中国正处在一个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不仅对中国是巨大利好,对全球都是重大利好。中国的市场开放是主动的,让全球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利好。与此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保护民营资本积极性,加快产权制度化、法制化进程,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多方面举措,也会使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国际惯例进一步融合。这些方面,对我们都很重要。

责任编辑:薛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