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那个“走后门”的新生怎么一出手就抱奖而归?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孙杨等 发布:2018-05-18 17:43:4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湘江之畔拔头筹

获得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特等奖。

月明星稀,三更子时。房间里,还亮着微弱灯光,一场无硝烟的战斗正在打响。即将代表学院参加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的高永龙,在作品研制最关键时刻,卡在了通讯模块这道“坎”上。

从熄灯后开始“鏖战”,近四个小时,他脸上不见丝毫困意。再一次烧录程序,配件焊接,调试机械结构……这样的流程,已重复不下百次,屡屡受挫。

不如换个思路,高永龙灵机一动,既然通讯模块无法与其他模块兼容,不如成一个独立的模块。说干就干,他重新编程,调整机械结构,再次试验。终于,伴随“嘀嘀”警报声响起,手机的一则短信“harmful gas!”,预示着通讯模块“告破”,高永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几天后在长沙举办的比赛同样一波三折。演示关键时刻,小车由于路途颠簸导致单片机损坏,突发故障。正当队员们万分沮丧之时,“主心骨”高永龙再次站了出来。

更换单片机,烧录程序,重新调试,同样的流程,只是将地点从实验室搬到了赛场。三个多小时的修复,精神高度集中,在他的努力下,小车奇迹般“起死回生”。这份执着打动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凭借优秀的作品和出色的现场演示,高永龙带领团队,斩获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特等奖。

如今的高永龙已经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十余项,因为其的出色成绩,去年底他还荣立了个人三等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科技兴军的远大抱负。他说:“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作品出现的故障,给我敲响了警钟。要是这样的意外发生在未来战场,后果不堪设想,我的战友可开不起这样的玩笑。”

文字:孙杨 栾绪悦 双安鑫

摄影:王贺民

1 2 3 4

责任编辑:薛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