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自此理发不出门,队里诞生“本土明星”理发师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彭博 发布:2018-05-18 17:47:22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胥日洋刚”理发店开张以来,每次去理发的学员们都排着队,特别是检查军容风纪之前的那个晚上,想要理发得提前三个小时预约才行。

“胥日洋刚”理发店,取自两人的姓名:胥强、陈洋,前几年有个组合“旭日阳刚”是唱歌的,他俩也是“胥日洋刚”,不过是理发的。虽然革命分工不同,可人家“胥日洋刚”理发手艺那是毫不含糊的。理发的工具很简单,一把椅子,一块布,一个推子,一把梳子,方寸之地却大有门道,板寸八分钟,平头十分钟,根据个人头型、头发数量为你“量身打造”,剃三毫米不用梳子,几推子下去,赶紧利落。

“胥日洋刚”在理发。

不过,两人的理发之路也曾有段艰辛的历程。胥强、陈洋最初也不太懂得理发,只因为学校里理发店只有一个,每次去都要排长队,而且半个月就要理一次头,既耽误时间又花不少钱,于是本着为战友服务的心理,俩人硬着头皮开始学。开始的时候,俩人本领不到家,只能拿着卡尺给大家推“三毫米”。“那个时候,给大家推三毫米也是小心翼翼的,虽然没有技术含量,但好歹也是战友的脑袋,总不能剃花了吧?”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三毫米剃多了之后,俩人开始琢磨:能不能学点剪头发的技术呢?这样在不违背条令的基础上给大伙还可以弄点花样。俩人一拍即合,特意一起来到理发店,胥强在理发的时候,陈洋就在后面学理发师是怎么剪的,有什么窍门;陈洋理发时,胥强就在后面学理发师是怎么修的,时不时还问点技巧。一来二去,俩人慢慢地就从理发师身上学到了一点门道。技术有点把握了,俩人就在队里面吆喝,把工具张罗起来,给大家理发。第一个来尝试他们新手艺的,是排长徐燃,胥强在理发的时候,总是担心两边头发没剪得对称,心理负担太大,结果让徐排长脑袋上“开了花”,最后只能给徐排长剃成三毫米完事。事后排长也没太在意,但俩人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自己偷师学艺这么久,反而还不如开始的水平?

痛定思痛,俩人总结原因,决定再好好练习基本功,俩人买来理发的书籍,就拿着彼此练习,“都是大老爷们,反正没剪好就剃三毫米呗!”因此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俩人的头发总是长不长。训练与学习占据了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俩人就用熄灯前的半个小时和周末的时间努力练习。一次周六,正好有几个战友又来找胥强理头,胥强一边琢磨适合的发型,一边仔细地给战友理着发,丝毫不敢松懈,六个人个人足足理了四个小时。最后,虽然时间耗得比较久,但是理完发一照镜子,大伙都很满意,胥强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

1 2

责任编辑:薛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