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天,我想起了这句话这个人这支部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晓东 发布:2018-08-15 14:55:1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白乙化, 1911年出生在辽宁。1928年白乙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如果按照正常轨迹,他应该成为一名东北军军官。1929年,因不满军阀混战,他离开讲武堂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热血沸腾的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他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此后,白乙化只身返回辽阳,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任司令,号称“平东洋”。因机智勇敢,又乳名“小龙”,因而被誉为“小白龙”。1933年,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32军骗入冷口缴械。他含愤回到北平中国大学读书。1935年,白乙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被称为运动中的“虎将”。

卢沟桥事变后,白乙化在东北再次举起抗战大旗,组建抗日先锋队,自任司令员,驰骋在抗日战场。1939年抗日先锋队来到平西,与冀东抗日联军合编为“华北抗日联军”。1940年,华北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十团是一支不寻常的队伍,这个团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多,十团光大学生就有72名,连以上干部都是大、中学生,这些骨干力量都是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中央指示下隐蔽起来的精英力量,这在八路军所有的部队中绝无仅有,被称为“知识分子团”。

白乙化确实有过人之处。1940年春,敌伪对平西抗日根据地发动十路围攻,白乙化指挥十团化整为零,同敌人日夜周旋,直到把敌人赶出平西,并迅速成为平西的主力部队之一,后白乙化率部胜利抵达密云。富有游击战经验的他,一眼就看中了密云西部的云蒙山区,也就是英雄母亲邓玉芬的家乡。这里山高林密便于隐蔽,而且临近平原,便于进攻和筹措粮草,极有利于与敌往来周旋,于是他决定就以云蒙山为据点,深入云蒙山区、白河两岸发动群众,开辟新区。

华北烈士陵园白乙化墓 张晨晓摄

1 2 3 4 5

责任编辑:薛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