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白乙化满怀雄心壮志叱咤抗日战场之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41年2月4日,伪满道田讨伐队170 余人向丰滦密发动突然袭击。白乙化率部围歼,敌人很快被击溃,部分残敌退到长城楼子里负隅顽抗。白乙化见状跃上大青石,挥动令旗,高声命令一营营长:“王亢,冲锋———!”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残敌消灭了,战斗胜利了,而“小白龙”——这位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却无声地倒下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白乙化牺牲后,十团在丰滦密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当抗战的全面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十团又在平北军分区詹大南司令员、段苏权政委指挥下,参加了收复张家口之战,为抗战中我军夺取第一个大城市立下了卓著战功。可以说,白乙化和他的“知识分子团”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解放军和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血脉相承。时间过的真快,如今,00后都可以参军了。我们95后曾被误解,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翻翻十团的历史,仿佛找到了求解的良方。
这样一支以知识分子为基干的抗日队伍,在整个八路军中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人们以新奇的眼光注视着它,更多的人则表示疑虑;我们军队素以工农武装著称,而这支队伍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念书、写文章可以,冲锋陷阵打日本,能行?
那么多的议论、怀疑和问号,确实让人不好受。但是,从中我们的前辈明白了这样一点,即人们怀疑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的是吃苦精神、牺牲精神和对革命的忠诚态度。同时我们的前辈也认识到,吃苦精神和牺牲精神并不是不可做到的,只要加强训练和教育,知识分子照样能打仗、打胜仗。人们头脑中的问题也只能靠我们多打胜仗才能去掉。
为此,部队来到马阿兰村,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整训。军事上狠抓投弹、射击、刺杀和班排的攻防训练及各种野外战术动作。政治上主要抓热爱祖国、统一战线等教育,提高政治觉悟,激发抗日救国、奋勇杀敌的热情。对知识分子还单加一条,即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教育。白乙化常说:“我们成天说抗日,不只是喊几句口号,发表激情豪迈的演说,抗日就得战斗,就得流血和牺牲,说的和做的必须一致起来。”通过短短三个多月的严格整训,抗联面貌焕然一新。部队士气高昂,情绪振奋,求战心切,决心与日军拼到底。
白乙化所带部队首战告捷,击毙日伪军数百人,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的军民,他们雄辩地证明,在党的教育下,知识分子能够经得起考验,照样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