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战而生 向战而行
陆军指挥学院80年哺将育英造就数十万指挥军官
中国军网南京11月26日电 李大华、姜梦尧报道:今天迎来建院80华诞的陆军指挥学院再传喜报:他们围绕军事训练转型推进教学改革开设的两项创新性教学课题,双双获得年度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在该院执教为战、教战研战人才培养目标下育出的又一硕果。
教学任务紧密聚焦实战、科研课题立足战场前沿,是学院在80年风雨历程中一贯延续的办学、治校、育人传统。据学院领导介绍,从抗战时期“放下枪就上课”的“马背学校”,到今天闻名军内外的“哺将育英”之城,创立于1938年的陆军指挥学院,始终把培养打仗型人才作为立足点和发力点。迄今,学院为全军部队输送了数十万指挥军官和诸多高学历人才,上千人成长为将军。

诞生于抗日烽火,成长于解放战争,紧跟共和国和人民军队前进步伐发展壮大,学院始终聚焦军事斗争准备前沿哺育将才,不断适应战争形态转变调整办学思路,至今已发展为军种特色鲜明、办学理念先进、学科结构合理、培训体系完备的指挥院校。学院坚持把毛主席为该院题写的训词作为校训,秉承老校长张云逸提出的“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办学方针,编写了全军第一代通用合同战术教材,出版了全军第一本《战术学》《作战指挥学》《战争动员学》专著,向全军推广了“小群多路攻击战术”“不规则防御战术”,率先在全军开展了“未来战场设计”大讨论和一体化作战与训练研究,引领全军院校走开院校、部队、基地联教联训路子,为提高我军核心军事能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瞄准世界一流军校标准,全面推进院校转型建设。进入改革强军新时代,为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学院全力造就军政兼优的新型陆军中级指挥人才,努力建设成为在国际国内军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军种指挥院校。学院率先在全军掀起了智能化战争、陆战场制胜机理研究热潮,积极构建军事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扎实推动作战指挥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率先探索依托院校组织部队首长机关指挥对抗演练新路,积极为推动陆军发展转型贡献才智。围绕“着力破解指挥员‘五个不会’”与“培养适应新型陆军建设发展需要的中级指挥人才”等重大现实课题,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全面构建“适应新时代备战打仗要求的新型陆军中级指挥教学体系”,取得的“中级任职教育院校‘内聚外联式’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指挥能力生成的作战指挥教学模式改革”等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军委与陆军机关肯定,并在全军院校推广。
哺将育英八十载,谋战制胜始向前。在历次全军诸军兵种联合军演,以及陆军战役参谋比武、“五会”战役指挥员集训、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试点攻关等近年来军队重大军事活动中,陆军指挥学院培养的指挥员已经成为中坚力量。自1957年承办外军留学生培养任务以来,陆军指挥学院还先后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118个国家培养了5600多名军事指挥员。许多学员学成回国后在本国军队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的还走上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岗位,其中6位担任总统、1位担任代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