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豁出性命,也要保住界碑”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毛规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24 10:19

“就是没有补助,这活儿我也要干”

“界碑在,家就在。”因为深知和平来之不易,邓富才1986年主动申请担任麻栗坡县外事办的界务员,一干就是31年。

界务员的职责是定期在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碑、界桩和界桩标志物,防止过耕、过牧、过伐等。邓富才负责9块界碑,一趟走下来需要一整天,中午就靠带的干粮充饥。为了及时准确掌握一线动态,他每个月都要巡查好几趟,常常超过上级要求的次数。“他是个死心眼,不多走几次不放心。”邓富才的老伴说。

日积月累,邓富才对边境的情况了如指掌。

5月11日,吃过早饭,邓富才和往常一样换上迷彩服,准备跟连队官兵一起上山巡逻。

这条巡逻路,他陪着一茬又一茬官兵走过无数次。每次,有连队干部新到任或者有新兵刚下连巡逻,连队都会请他当向导,让他们跟着这位“闭着眼睛都能找到界碑”的“活地图”熟悉地形。草深林密、山高坡陡、蛇虫出没,他把保护官兵的安全视为己任。

这天,邓富才像往常一样边走边介绍情况。说是巡逻路,有的地方有路,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歇脚间隙,他取下腰间的柴刀,砍下一根两指宽的树杈,三下五除二把枝丫剔干净。“这根棍子不仅可以辅助走路,还可以打蛇。”他说。

途中,他在一块雷区警示碑前停下来:“这里是雷区,经常有野羊野猴被炸伤,大家小心一点,别到处乱走。”连队的老兵都记得,有一次,一名班长把手机落在界碑旁,等发现时已经翻过两座山头。班长要返回去拿手机,邓富才不放心,执意跟着他走了一趟:“不能让这些保家卫国的孩子们有什么闪失。”

走到一棵大树旁,邓富才指着树干上奇怪的符号说:“这是当年重新划定边界线时,邻国人员故意留下的,他们想把这里划成边界。”正因为邓富才对边界情况掌握充分,在2009年重新划界前,他向我方专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为避免国土损失作出贡献。

尽管担任界务员的补贴少得可怜,但他毫不在意:“我生在这个地方,又是党员,就是没有补助,这活儿我也要干!”

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把界碑彻底清洁一遍,再用油漆把界碑上“中国”两个字描得火红。他说:“如果可以,我愿意化作一块界碑,守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祖国。”

“如果没有他,村寨不是今天的模样”

邓富才当了15年村支书,连任4届。他几次提出年纪大了,让其他人干,可村民们不答应。

村民们信任他,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他始终把大家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全村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参战的经历、入党的誓言和获得的表彰,带给他的不仅是在村民中的威望,还有一份守护家园、造福乡亲的责任感。

当年,他是村寨里少有的去过省会昆明的人。他知道,闭塞是发展的障碍,他首先想到的是修路。

“以前,我们进村的那条路太差了,坡也很陡,遇到下雨天几乎没法走,我们去趟八布乡赶街都很困难。”对那条泥泞的进村路,村民们至今记忆犹新。

虽然只有短短4公里距离,但这条路修起来困难重重。“乡里支持我们修路,但财政困难一时拿不出钱。”邓富才说。

最难的时候,只好求助于战友。他给当年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们打电话,先后募集到56位老兵和10位爱心人士捐助的10万余元,加上村寨里每户出资的100元,购买了修路需要的机械和建材。

2008年4月18日,村民们都记得这个日子。为了节约成本,邓富才带领大家自己动手铺路。路面沿着山脊一侧迂回上升,坡度很陡,一旦出现滚石或者滑坡会非常危险。为了确保安全,邓富才总是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一点不敢马虎。

终于,路修通了,没有发生安全事故。邓富才和村民为这条路取名“致富路”。

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村寨,没有公路走不出去,没有文化也走不出去。邓富才知道,致富,不能光靠修路,还要靠教育。

“当年,村里打报告想修路,村民打报告想申请低保,全村却没有一个人会写,都是请隔壁村的一个高中生替我们写的。”邓富才说,村寨的落后曾让他刻骨铭心。

好在,在这片土地战斗过的老兵们都牵挂着村寨,他们一直希望乡亲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时常会汇款过来。这些钱,邓富才不是用来给村里的希望小学添置电脑等学习用品,就是作为助学金,按标准分发给村里的学生,鼓励他们好好读书。

2016年9月,这个村寨有史以来考出了两名大学生。得知消息那天,村民们奔走相告。

67岁了,忙碌的邓富才一点也不显老,依旧冲劲十足。每当发现有人偷偷砍伐红豆杉等珍贵树木,他总会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后,带着全村的青壮年去“围追堵截”。

村民们都说,如果没有他这个好支书,大弄不是今天的模样,也不会被评为“爱民固边模范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