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网记者眼中的装甲老兵:不同岗位 同样的英雄本色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孟凡璐责任编辑:袁帆
2018-04-25 08:20

李亚辉:身体浸在冰水里,生死时速将战车成功挽救!

隆冬一月,呵气成冰,刚刚换装的96式坦克好像几头没睡醒的狮子静静地卧在库里。

这天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天。

下午,接到上级指示,对新装备进行测试。

一月的山区,气温已经接近零下20摄氏度,人哆嗦不说,战车也都打起了“退堂鼓”,个个“趴窝”。

“将100℃的热水灌进去,发动机立马就着!”咨询过厂家师傅,老班长李亚辉拎来满满一桶热水,灌进了坦克的“肠胃”里。

满心欢喜的李班长再次启动战车,发动机还是不着。

天越来越黑,气温骤降。发动机泡在冰水里,随时有可能结冰报废。

“赶快想办法放水,千万别把发动机冻坏了!”厂家的师傅慌忙跑来说。

眼看着有的车行将启动,坦克老兵李亚辉坐不住了,脱掉大衣手套就往雪窝子里钻。找到连接水箱和发动机的几根大水管,他想都没想,用锯条锯断了一根根水管,冰水瞬间在他的身上倾泻而下……

为了确保冰水全部放出来,冬夜的寒风里,他在冰水中足足泡了半个小时……

放出了水,坦克心脏保住了命,受了风寒的李亚辉却病倒卧床。

然而,李亚辉的这股子“拼劲儿”始终初心如一。当军械员,要求苛刻。归库的枪支要一支一支检查,涂油不到位,有死角的都要返回重整。由此,李亚辉当军械员的这段日子,连里的枪支是最干净的,军械股来检查都可以免检。当菜地种养员,一个月没有随训,回来之后成绩丝毫没有落下。

2012年,作为军械员参加北京卫戍区“保赢杯”比武,要求在闭眼无光条件下进行枪支分解结合,时间紧迫,为了练就这个本领,李班长缠着老军械员请教学习,每天不间断地加快速度练习,手上练得全是伤口,贴满创可贴不行就继续粘胶带。由于枪油具有腐蚀性,手上的伤口一直在发炎化脓,最终李亚辉却赢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又一年“优胜杯”比武,武装5公里,李亚辉由于腿部有伤逆着风一瘸一拐地向前挪着步子。

“一个人可以为了一个集体去拼命,那个场景至今我都记得!”李亚辉带过的兵陈华栋这样说。

之后经过检查,当时李亚辉的腿部肱四头肌萎缩。游离体取出,滑膜切除,半月板修复,医生强摁着他进行了手术治疗……

难以想象,那一次,李亚辉忍住多大的疼痛跑完那场比赛。

靠着这股子“拼劲儿”,6000多个日夜的厮守,李亚辉的“小目标”在一步步实现……

今年2月初,团里举行优秀四会教练员比武。他凭借96式坦克空气启动器、液压器两项教学成果,荣获团里第一名。

在风沙中踱步,在沙场上奔袭。“坦克兵就是要敢拼、敢干,做到最出色!”

大漠孤烟,每逢重大任务关口,总少不了李亚辉的身影。提到这个兵,团长也叫一声李班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