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抗战,苏中苏北新四军、八路军及当地百姓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和浴血奋战的战斗经历,伴随了张金华从少年走向了青年。那是一段不可忘却的记忆,陪伴了他一生,弥足珍贵。在开幕式上,张金华老人还把自己收藏的几件文物也捐献出来。在他看来,每件文物藏品都有一段讲不完的革命故事。
如果说张金华老人的一生,是为了传载秘密指挥部的革命历史,那么秦龙清的收藏,则是将这一被封存的史料得以为后世弘扬。

观展中,一位在校读书的大学生刘金书告诉笔者“曾经以为历史遥远得像摸不着的天空,但张金华老人叙述、秦龙清的收藏品以及他的讲解把那段历史鲜活地拉到我们面前,同时给予我们以深切的期许——不能虚度青春年华,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我们身上。
“传承红色基因是兴党之本、兴国之要。”秦龙清认为,人们从来不缺少对红色历史的兴趣,只是不少讲解者缺乏红色基因的魅力。”他深知,要当好红色文化的“播火者”,首先要做一个学习者。

为了办好这次展览,他每天坚持抽出时间阅读书报,写学习笔记,从中汲取养分。这次展出的部分红色文物,5万多的文字说明、2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都是秦龙清从史料中筛选出来的。为增强解说词的魅力,吸引观众,他白天想,晚上想,吃饭想,走路也在想。今年初的一天,秦龙清在储藏室撰写布展大纲和解说词时,竟忘了吃晚饭,被人锁在屋里到后半夜。
为办好这次展览,秦龙清的家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儿子秦飞抵押了城里的房子为展览提供资金,儿媳沈小红辞去了工作全力协助展览事宜,就连侄子秦建也把经营的小厂抛在脑后,共同支持红色文物展览。展览的成功举办,激发了秦龙清的进一步思考,决意再争取各方支持,力争复建红色圣地,建设抗战纪念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纪念馆主要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革命文物,博物馆主要展示史前文化,以及夏、商、周以来数百件文物藏品。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稿写作快结束时,秦龙清给我们发来一条短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决定,把刚竣工启用不久的图文中心大楼拿出近一个楼层让他办抗战革命文物藏品博物馆,现已进入实施阶段。
这是社会的回报,是秦龙清的脚印,也是热血,更是人世间永远不会消散的红色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