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与时三官殿”、“陈毅的短刀”、“张爱萍的砚台”、“红军的秘密指挥部”……曾参加过早期抗日战争的养父吴广汉讲的故事,在秦龙清幼小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文革期间,我党在南通地区的秘密指挥部“时三官殿”被毁。吴广汉冒着风险保留下一些文物,如乾隆皇帝御赐的《妙法莲华经》,还有“青玉三面药师佛”等。当年,这些文物对于掩护抗战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养父又教秦龙清怎样保护这些文物。秦龙清爱不释手,帮养父用布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两个木箱里收藏起来。这也是秦龙清最初与抗战文物结“缘”。

讲起这些故事,秦龙清眼睛里透出一种深情,年少时对收藏抗战革命文物的喜爱,就是冥冥之中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从童心里发出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感恩之心也油然而生。
1970年,秦龙清参军来到军营。1974年初春的一天上午,秦龙清在去国防工地途中,偶然发现通信故障,工程爆破讯号无法发出。在气候和环境极其恶劣危险的情况下,他独自攀上高空,排除了故障,并及时发出工程爆破警报,避免了一起上万人伤亡的特大事故,为国防事业免遭了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但他因受电击从高空摔下,虽经奋力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却因伤势太重,身体多部位受伤,腿部致残,为此他荣立了一等功。
1976年,秦龙清从部队退役。他从养父手中接过了那批宝贵的文物,感到无比幸福,并承诺养父,一定会将它们妥善保管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