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卢烈明:军营淬炼出的好钢,到哪儿都是硬邦邦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6-04 16:17

熟悉卢烈明的人都知道,他虽然挥别了军营,但军人气质明显,军人本色不变。

他像钉子,铆在哪里都有力

2012年,卢烈明从正营职岗位转业到宜春市纪委工作。当时,在新单位他是一名23年军龄、43岁年龄的“新人”,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他没有停滞不前、丧失斗志,而是以“归零心态”面对过去的荣誉,以“战斗状态”面对新的挑战。

他坚持和发扬军人忠诚守纪、执行力强、敢于吃苦的优良作风,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加上丰富的部队机关和基层工作经验,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文字材料水平,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在新的岗位上书写着新的华彩篇章。近7年来,他先后在市纪委机关8个岗位工作,担任过4个部门负责人,所负责部门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纪委有关部门的肯定,审查调查看护队伍建设、追逃追赃工作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有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他像基石,铺在哪里都坚实

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中,展现在他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

卢烈明在部队表现突出,服役期间先后受到师级以上单位及部门表彰奖励50多次。2010年,卢烈明担任军分区政治部宣保办主任,2011年被列为副团职后备干部推荐到省军区,但是受编制的限制,当年所在单位没有提拔副团职干部。组织上虽然把他的职务安排在县人武部同职级岗位,但还是把他留下来负责政治部宣保办的工作,牵头负责原南京军区在宜春举办的涉军维权现场观摩会有关筹备工作。因为年龄偏大,次年转业已成定局,他不计个人得失,把忠诚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涉军维权现场观摩会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各级首长的充分肯定,涉军维权工作“宜春经验”在全国推广,他荣立了三等功。

2013年9月,市纪委领导提出让他参加市纪委办案楼工程建设,负责工程建设中的监督协调工作。刚到新单位不久,他内心还是希望多参与“中心”工作,尽快提高业务素质,而且也有“好心人”提醒他,参加工程建设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远离领导和群众,工作比较辛苦,与钱和物打交道难免招来闲言碎语,可能会吃累不讨好。

组织的信任不可辜负,革命战士是块砖,那里需要往那里搬,就这样,他夏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为了节约外墙材料建设经费,他带着有关人员到福建省某石材原产地的矿山考察询价,向领导提出了替换建筑材料的建议,仅此一项节省经费180余万元。在建设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想方设法给他送礼,都一律被他拒绝,严守廉洁自律的底线。

他像螺丝,拧在哪里都牢靠

到地方工作后,卢烈明牢记“严则所向披靡,松则溃不成军”的治军之道,敢于较真碰硬,用担当诠释忠诚。去年初,他牵头负责对2起国家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以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调查处理,在调查过程中,有的责任人为了减轻或免于处理,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的熟人或朋友说情、打招呼。但他不予理会,和调查组其他同志坚持原则,历经数月调查核实,与近100名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如实将调查情况向组织汇报。去年6月,他到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工作后,为确保审查调查安全,他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监督,不怕得罪人。

干过纪检的人都知道,加班加点、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近7年来,他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到了办公室,把对亲人的爱、对亲人的愧疚都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无私的爱献给了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

卢烈明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向上的昂扬风貌,展现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