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魏明:本色永不变,倾心为人民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段美义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6-28 23:32

本色永不变,倾心为人民

——记内蒙古监狱管理局退休干部、转业军人魏明

55年学雷锋矢志不渝;一辈子为民奉献不改初心;75岁的他仍奔跑在志愿者的行列里。

魏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普普通通的一名军转干部,他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行动激励后人。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上报的事迹材料中说:“魏明同志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地方,五十年如一日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全心全意践行一名共产党员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他的事迹质朴纯粹、淡泊名利。他把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初心,大写在生命的岁月里;把人民公仆的情怀,描绘在时代的进程中。”

魏明的事迹在各级媒体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网刊发后,日点击率超过两万,20天浏览人数达55.2万人。

好人魏明,一个“好”字与他一生相伴

英雄行为总是来源于英雄的启迪。魏明15岁参军,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立场坚定斗志强”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雷锋是他的楷模,他是雷锋的传人。

踏着雷锋的足迹走,开启了魏明精彩的人生。

19岁的他被解放军4930部队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当年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背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从陶卜齐火车站送到九里外的苦吉讨号村。始于足下的好人好事成为魏明成长进步的行为伴随。

在部队35年时间里,他资助了11位残疾贫困的退伍战友创业维生;资助赵俊飞兄弟俩读书,每月100元,坚持了12年,直到学成毕业找上工作成了家,他母亲风趣地说:“给老百姓养了个儿子。”

1995年以来,魏明用自己17.4万元的工资资助21名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其中有5名是服刑犯人的子女。在内蒙古监狱管理局工作期间,他“痴心”不改,依然把部队好传统带到地方。一个商都县服刑的犯人留下一个11岁的女儿,他按季度寄给生活费,买学习用品,每年还去看望。一个河北廊坊的犯人王某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一直资助到现在。服刑期满的犯人要出狱了,就给上几百元生活费,并出面做担保帮助找工作,现有31人重新就业。一位记者慕名到监狱采访,正逢一个刑期快满的中年妇女,提起魏明,她流着泪说:“人心暖人,人情感人,人品教人,人性育人,是魏老师这样的好人领着我们重新回到好人的世界。”

第一女子监狱服刑的犯人和少管所的未成年犯,在魏明评选“全国优秀志愿者”的活动中,共投1270票。评委会说:这1270票比12700票的分量还重。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另一番精神渴望中看到了复生的光明。现在,这些回归好人世界的狱友们,如今有当司机的、做厨师的、搞修理的、当老板的,在各行各业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好事行千里,魏明出了名。鄂温克族一位叫苏日娜的单身母亲,16岁的儿子患了精神分裂症,她无工作,无钞票,无医保,无亲人,万般无奈下,从网上查到了社会公益名人魏明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求救。魏明二话没说,马不停蹄地为她寻找医院,接站安排病人入院后,又联系社会各界朋友,商量为其捐款筹集费用,孩子好转时,又发动公益志愿服务救助患者。三个月下来,魏明瘦了一圈,效应却轰动一方。自治区关工委领导得知后高度关注,市妇联、旗政府热情关怀,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医保低保办理了,廉租房屋住上了,社会救济有保障了。2018年,孩子考上了大学。

战友们都说:“魏明就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内蒙古的“张海迪”寒星说:“魏明是雷锋精神的延续;而更多的人说:“魏明就是退役军人的标杆,共产党员的先锋”!

一路狂奔,愿做公益事业的领跑人

魏明关心别人,心细如悉,帮助弱者善举如丝,善到极致。年逾古稀还奔跑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魏明的小车后备箱里常常放着一些铁锹斧头等工具,看到马路不平他就铲几锹土垫一垫,广告牌歪了他就上前扶一扶,看见危险地段他就立个警示牌。这些年,在市区70多个街口割除了470多个“绊马桩”。

他常说:做好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公益全社会都要参与,转业军人也不能落后。

几年前的一天,魏明领着一个被他资助的孩子到医院查眼疾,路遇一老一小两个外地人突然拦住他的去路求他帮助,原来年轻人的师傅得了急病且无抢救费用,年轻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魏明,魏明不顾自己踝骨骨折的疼痛帮年轻人把老人抬进医院的急诊室。并从兜里掏出自己仅有的500元钱为其交了住院押金。老人入院4天,魏明和同事李林陪了四天,又垫付抢救费1470元。不幸老人还是走了,魏明还帮他们料理了后事。这位叫王悦军的年轻人哭着说:“师傅没了我难受,你们来了我温馨,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有事找警察。”

提起魏明的“顺风车队”在呼和浩特小有名气。2003年,魏明的小孙女上小学,他每天开车接送,车里后排座都空着他觉得资源浪费,尤其在冬天看到那些在风雪里等车的老人瑟瑟发抖的样子很是揪心,于是他萌发了组建“顺风车队”的想法,方案制定后很快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

2003年3月5日顺风车队启动了。十多年来免费载客1.7万人次。来自湖北武汉、山西交城、广州中山、河北承德等地的表扬信、短信点赞的络绎不绝。现在车队已有228辆车,成员230人,其中有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个体老板、家庭主妇,此举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大力宣扬,称赞他们是“爱心大使”。2013年“顺风车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组织。

军人本色,缘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坚守

魏明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四代工人家庭。父亲是发明家,母亲是位老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红色基因传承良好的家风,军队大学校熏陶一代代雷锋的传人。由此铸就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爱民情结。

一段时间,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念曾沉渣泛起。魏明对此嗤之以鼻,绝不同流合污。他在部队曾担任团职领导岗位,掌管财物;转业地方经营生产,然而他不被利益诱惑,始终坚守住共产党人的道德底线。做到两袖清风,秉公用权。在位期间被单位树为廉政建设先进典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

退休后的魏明,作为“五老”,参加了关工委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在14年的退休生活里,他不顾年老腿疾,整日奔波于机关部队、工厂农村、学校牧区、监狱等地,作报告、演讲达810余场,受益人数达11.4万人次。传播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他参加了大量的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魏明先后被评为呼和浩特市首届道德模范、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十大社会公益名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道德模范。2013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有着54年党龄的他深情的说“如果身体还行,我的课还要一直讲下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