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军魂,红军传人永远的魂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魏国 付晓辉 李亮责任编辑:王春艳2014-09-02 15:35

挂匾之后不久,班里唯一没表露过入党意愿的刘一平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写道:那块牌匾就在我床铺上方,每次看到它,就仿佛置身炮火硝烟中,眼前浮现曹相佐的战斗画面:腹部被子弹击穿,他就用左手把肠子塞回腹腔按住伤口,右手继续投弹,直至壮烈牺牲。究竟是什么让他坚定不移跟党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后来我才想明白,那是信念的力量——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忠诚的血液!

“把军魂的‘物证’摆在官兵面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军魂教育。”据济南军区政治部领导介绍,除了为基层英模单位挂匾,军区还指导部队新建了781个军史馆、荣誉室。

每个军史馆、每块牌匾,都是一座红色丰碑。

“在我看得见的地方,你在我眼里;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你在我心里。”这是某旅二营六连在“英雄模范单位”牌匾下,组织官兵开展“看看先烈怎么干的,想想下步怎么办”讨论时,士官陈文华发出的感慨。

持续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英雄”学习教育活动——

官兵自己悟出来的真理更有说服力

某机步团政治处主任戎猛对前些年为新兵上的一堂课记忆犹新。讨论交流环节,一名新兵问:“部队为啥要听党指挥?入了党到底有啥好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济南军区在军魂教育中坚持这样一个理念:铸牢军魂,关键在于启发官兵自己去发现“爱党信党跟党走是唯一正确选择”这个真理。

自2012年起,他们在全区部队深入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英雄”学习教育活动。与以往不同,此次活动重在引导官兵从本单位战斗历程中感悟“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三湾改编后,连队特别能征善战。兄弟部队纳闷,一连为何变了样?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连队有了党支部!”听指导员徐世伟讲述三湾改编的前前后后,某团“红一连”战士田海力感慨万千:事实证明,党指挥枪既是我军的建军之本、成长之基,更是强军之魂、力量之源!

他结合连队战史在局域网上发帖:走过南昌,走过井冈,走过雪山草地,走过层峦叠嶂;走过延安,走过太行,走过抗日烽火,走过大江激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让凄风苦雨化为十月的风和日丽,让战火硝烟变成大地的鸟语花香。

一个了解历史的战士,才能有历史责任感,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田海力一样,许多官兵在重温战史中增进了爱党爱国爱军的赤子情怀。

在“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所在连,官兵把当时的战斗场景搬上讲台。当谈到22人均为共产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时,有战士大声反问:“勇士们飞夺泸定桥时,可曾想过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台下战友为之动容。

连队干部告诉记者,这种自我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确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