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央《九月来信》的正确指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也是毛泽东等人领导古田会议胜利召开的逻辑。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既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支持、中央《九月来信》的正确指导的结果,也与红四军党内思想不断提高和领导人之间认识统一、精诚团结密不可分。
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的较长时间里,如何充分认识并纠正克服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和军队的正确建设?红四军中有不同的思想和看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是囿于历史阶段的客观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的,包括理论水平、斗争历史和哲学思考的不同。《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题注:“中国红军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创始,到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内,红军中的共产党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学到了许多东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毛泽东写的这个决议,就是这些经验的总结。”
1929年8月初,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前往上海出席全国军事工作联席会议,并向中央汇报红四军的真实情况,提交了《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等5份书面材料。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听取陈毅的汇报,成立了由周恩来、李立三、陈毅组成的三人委员会,专门研究讨论红四军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要统一红四军的思想,消除红四军内部的矛盾,推广红四军的经验,肯定毛泽东的做法,赞扬红四军“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志注意”,“是在中国‘别开生面’,在过去所没有看过听过的。” 特别是当时党中央实际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敢于担当,敢于面对。他在接到毛泽东起草的4月5日回复中央信后,就很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承认自己起草的《二月来信》是“有些毛病”。他与陈毅一起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一个政治家,认为一个党一个军队需要自己的核心人物,需要实行民主集中制,一个有办法把大家的意见综合集中起来的书记应该是一个称职的书记,毛泽东当然是红四军最好的领导人选,而且是红四军的政治领导核心。当时党中央的另一位实际领导人李立三也认为红四军应成为全国红军的榜样,红四军既然又叫朱毛红军,理所当然应该由朱德和毛泽东共同领导,而且坚持主张毛泽东仍为红四军的前委书记。
在反复研究讨论取得意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由陈毅起草,周恩来签发了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充分肯定了红四军两年来的斗争经验和正确做法。如,指示信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关于“集权制问题。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正确的,绝不能动摇。不能机械地引用‘家长制’这个名词来削弱指导机关的权力,来作极端民主化的掩护。”
《九月来信》以及周恩来对陈毅的口头指示,对红四军党内的争论问题作了明确结论,明确要求朱、毛应团结合作,“前委要加强指导机关的威信与一切非无产阶级意识作坚决的斗争”;“前委应纠正朱、毛两同志的错误,要恢复朱、毛两同志在红四军中的信仰”;“朱、毛两同志仍留前委工作。经过前委会议,朱、毛两同志诚恳接受中央指示后,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并须使红军全体同志了解而接受。”
陈毅在上海期间眼界得到了开拓,思想得到了升华,认识得到了提高。1929年10月,陈毅带着《九月来信》返回闽西进行传达,首先与朱德等领导同志取得了一致意见。朱德表示赞同中央指示精神,并努力做好党内团结的表率。陈毅多次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并派人把《九月来信》送给在上杭苏家坡指导闽西特委工作的毛泽东,力请毛泽东回来主持红四军前委工作。毛泽东收到了中央指示精神和陈毅的亲笔信后非常高兴,于11月26日回到了红四军前委的领导岗位上,向中央写信报告,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四军党内的团结,在中央正确指导之下,完全不成问题。陈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达到。”
11月28日,毛泽东在长汀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开展红四军的整训工作,准备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纠正红四军党内各种错误倾向。12月3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进驻新泉,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经过十多天的整训,红四军广大官兵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思想认识达到高度统一,成为了古田会议的预备会 。12月中旬,红四军领导机关和部分红军进驻上杭古田,继续开展政治军事训练,为古田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曙光小学隆重召开,12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名垂青史的《古田会议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红四军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重新当任书记。12月29日,会议胜利闭幕。
古田会议找到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无产阶级的政党和人民军队,积淀凝聚成为中国革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古田会议精神,凸显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精神内核,锻铸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军魂”和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党魂”。
(作者:中央苏区(闽西)博物馆副研究员;龙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古田会议纪念馆名誉馆长,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