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大魂点燃生命之火

——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教授(上)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花晓 通讯员 熊学莉 胡红升责任编辑:董兆辉
2014-07-09 15:17


肖颖彬正在为患者手术,头上戴着外科手术眼镜,这是一种放大镜似的眼镜,可以将术中视野放大2-3倍,提高手术的精准性,但手术镜上方的强光对眼睛有损伤、手术镜又很沉,对颈椎也有不小的损害,但为了提高手术的质量效果,肖颖彬坚持戴镜手术。(摄影 刘潺)

1号手术室。

无影灯下,一道20厘米的红线,划在患者胸部中央。“啪!”护士将高频电刀扣入他的掌心,手术开始了!

这一刻,是2014年7月3日9时58分。手术主刀人,是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

此前30分钟,他换上全套无菌手术服,在患者CT片前久久注视、沉思,牢牢锁定早已烂熟的病发点。

此前12小时,他来到病房,与年仅13岁的患者刘漫婷进行术前交流:“不要怕,麻醉后一点都不疼。要坚强,相信我们……”

手术紧张进行。切割、冲洗、缝合、打结……一个个动作如电脑程序般精确。这或许是世界上最为精细的“缝纫”工作:一根弯曲的小针,穿起细如毫发的线,完成生命的“微雕”。

4小时22分后,手术宣告成功,患者跨过重生之门!喜讯传出,守候在手术室门口的患者父亲刘洋,一位在西藏戍边22年的边防军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悬壶济世,大医大魂。”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罗长坤说,从医35年,肖颖彬把3万多名患者拉出人生的绝境,也换来了3万多个家庭的幸福……

 

■有一种睿智叫洞察,有一种胆魄叫担当——

“漫漫医学路,如九天揽月,唯执著者才能采摘到梦想的果实”

 

对于心脏,肖颖彬太熟了,熟得就像庖丁解牛,恢恢乎游刃有余……他的手坚实有力,拇指和食指,相向弯曲靠拢——这是长期用力捏手术刀所致。

只要不出差,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做手术。有时一天一台,有时一天两台,甚至一天三、四台,经常一口气做到下午两、三点,才走出手术室吃午饭。

从医35年,尽管做了3万余例手术,但肖颖彬最难忘的,还是与“门巴将军”李素芝联手完成的那台震惊医学界的“世界之最”——

海拔3700米的拉萨,一直被视为心脏手术的禁区。2000年11月10日10时,第一次走上雪域高原的肖颖彬,与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合作,对4岁藏族儿童拉巴次仁实施了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3天后,拉巴次仁术后恢复良好。新华社授权发布消息:世界首例高海拔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获得成功……

那一晚,“门巴将军”李素芝落泪了,他激动地端起一碗酒,对着肖颖彬一饮而尽!那一年,肖颖彬刚满36岁。

从那时起,肖颖彬与李素芝结下深厚友谊。直到现在,李素芝依旧称肖颖彬为“肖老师”!

即使想象力再丰富,也难以描绘人体心脏的复杂程度。噗咚、噗咚、噗咚……它的盛衰,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3亿,每5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平均1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血管手术堪称医学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没有创新精神就很难登上技术高地。”多年来,老师刘欲团说过的这句话,始终摇曳在肖颖彬心底。为把更多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不断创新拓展新技术、新领域。

翻开肖颖彬厚厚的履历,他开创的一连串心外科手术纪录赫然在目——

2000年8月,医院收治了一对出生47天的连体婴儿。这对兄弟胸腹相连,肝脏、心脏等多器官融合。当时,连体儿分离手术,全世界仅成功2例,国内尚无先例。肖颖彬和有关专家苦战12小时,以娴熟的技术分离并修复了心脏。手术的成功,一举轰动全球。激动万分的家长为感谢新桥医院,给他们孩子取名为“新新”和“桥桥”。

2006年7月,一个特殊的男婴被送到医院。人们惊讶地看到,小婴儿的心脏被一层薄薄的皮肤包裹着,不停地在肚皮上跳动,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资料显示,这种心脏畸形非常罕见,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五。肖颖彬又一次临危受命,由他主刀,外露的心脏被放进体内,我国首例复杂异位心矫治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走进肖颖彬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有个醒目的摆件——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模型。

“漫漫医学路,如九天揽月,唯执著者才能采摘到梦想的果实。”模型下方,写有一行小楷的纸条分外惹眼。

 

■书痴者文必正,艺痴者技必良——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心外科手术人命关天,99分等于0分”

 

7月5日,入夜时分,万籁俱寂。

肖颖彬坐在办公桌前,拿起一个心脏模型,反过来倒过去苦思,不时对照着一本英文版《心胸外科手册》写写画画。前几天,医院接收了一名复杂心脏病患者……

这是肖颖彬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即使手术方案已经无误,手术前一天,他仍会进行病灶的确认。夜里躺在床上,他会闭上眼睛设想手术部位的三维画面。第二天进了手术室,他还要再读一次CT片。

“肖颖彬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新桥医院院长任家顺说,“在他眼里,心脏早变成立体、透明的,他清楚每条血管的走向,如同将军了解战场上的每一道河流山川。”

在临床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当外科医生,不是每个外科医生都能成为心外科医生。”心血管外科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挑战性最大的学科之一,被形容为“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做手术不是做病理解剖,而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肖颖彬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心脏手术人命关天, 99分等于0分!”

缝合,是心脏手术的基本功。为练好这项技术,肖颖彬想出一个奇招——在自己的大腿上缝裤子,在柔软易破的餐巾纸上练缝合。为提高操作精度,他在小白鼠花生米大的心脏,甚至细若游丝的鸡爪血管上做试验,终于练就一手“绝活”。

“熟能生巧!”肖颖彬认为,外科医生练缝合、练打结,如同运动员打篮球一样,要练到“手热”,练出“手感”。为此,他要求心血管外科的医生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练习,外出学习、开会必须带上针线,以免“手生”影响手术质量。

一段时间,肖颖彬办公室门口,挂着很多打满线结的“链子”,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门帘”。这个“门帘”,是科室部分医生的练习“成果”。

医生王伟一分钟只能打30来个结。“心脏手术,生死就在分秒之间。”肖颖彬认为他动作不够麻利,会延长手术时间,给病人带来损伤,每天都督促他勤学苦练。

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随着“门帘”越来越密,王伟的动作越来越麻利,一分钟能打100多个结,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

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比其他外科手术更精细。缝针时,医生要手持特殊的持针器,长年累月,大拇指左侧和无名指中部,会长出一个很厚的“茧结”。

“肖主任手上,那块‘茧结’硬如小石头。”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马瑞彦说。

 

■呕心沥血奖掖后学,无私奉献甘当人梯——

“我希望学生都能超过我,这样病人就会得到更好的救治”

 

肖颖彬的记忆中,那是永生难忘的一天——

1996年6月28日,32岁的他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心外科主任。

答辩结束之际,肖颖彬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烧伤医学奠基人黎鳌答谢。出乎意料的是,黎老用力握着他的手说:“年轻人前途无量啊,希望你把心血管外科的事情做好,把科室带好,我要反过来谢谢你啊!”

大医精诚,一诺如山!如今,黎院士已驾鹤远去,他的嘱托也变成了现实。

当主任18年,肖颖彬把只有5名医生、年手术量不足120例的“娃娃科室”,发展到现有120多名医护人员、180张床位、年手术量3300多例、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十的科室,形成了婴幼儿先心病、复杂先心病、重症瓣膜病、冠心病大动脉疾病4个优势领域……

“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肖颖彬说,“我希望学生都能超过我,这样病人就会得到更好的救治。”

心血管外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刚来的医生,第一台手术都由肖颖彬带上手术台,手把手进行技术帮带,从理论到技巧,丝毫没有保留。

这些年,肖颖彬分期分批将科室主要骨干,送往国内外著名专科医院学习进修,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心血管外科的前沿技术。

“搞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是肖颖彬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的科研词典里,容不得“将就”“差不多”这样的字眼。

这些年,他先后带出38名硕士和30名博士。如今,他的身后已是群峰竞秀——他培养的很多学生,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那年,全球最权威的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心血管中心著名专家盖斯教授,带队来新桥医院进行技术指导,观看肖颖彬团队做的心脏手术后大为惊叹,当即取消了他们的手术演示,改为观摩学习。

2011年,第三军医大学医疗人员前往德国考察,全球著名的柏林心脏中心专家翁渝国教授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的肖医生,好样的!中国军医,好样的!”(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花晓 通讯员 熊学莉 胡红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