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日本民族缺乏负罪感的根源
东京审判是一场正义的审判,它惩罚了战争罪犯,维护了国际法尊严,为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尽管东京审判惩处了若干战争罪犯,却因开脱了日本天皇,导致日本整个民族缺乏负罪感,难以在良心和道义上作深刻的反省和认罪。
数万日本民众包围国会反对安保法案
14日晚,来自日本全国各地各个年龄层的约4.5万名日本民众手持荧光棒与各种反战、反安倍标语包围了国会,国会在野党议员也加入集会者行列。抗议民众高呼口号“坚决反对强行表决通过安保法案”,要求“安倍下台”。
吕耀东剖析日侵华战略的历史走向
吕耀东教授就中日问题作专题讲座,从丰臣秀吉到“七七”事变,剖析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走向。
战后七十年 中日关系何处去
铭记历史,为的是启迪未来。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说:“让中日友好长成大树、长成茂密的森林,让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日本只有深刻反思才有和平未来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中国的专家学者就安倍政权否认侵略历史、推行右翼政策发表看法,指出日本只有深刻反省历史,才有和平未来。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循迹历史脉络,研究和梳理中日关系这对矛盾体主次方面转换的矛盾运动,找寻历史规律,清晰地预见历史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看清“安倍谈话”的伏笔

为何我们对“安倍谈话”如此较真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循迹历史脉络,研究和梳理中日关系这对矛盾体主次方面转换的矛盾运动,找寻历史规律,清晰地预见历史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看清“安倍谈话”的伏笔
“安倍谈话”重在“金蝉脱壳”,试图用模糊化的道歉来缓解压力,为在安全领域发力扫除障碍,这是一种“机会主义”的选择结果。
为何我们对“安倍谈话”如此较真
二战期间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普遍对此格外关切,对“安倍谈话”可能出现的内容表示疑虑。我们为什么对“安倍谈话”这么较真儿?日本和安倍本人又应该如何面对历史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