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原铁道老兵重走成昆线 为牺牲战友清明祭扫

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张元玲 李智 吕甲 杨力 余行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5-03-30 16:12

2010年铁道兵老战友重走成昆线。

清明祭扫 七天的缅怀之行

生者的纪念

33年后孤身赴云南找战友

李茂云,67岁,曾是铁5师22团20连的战士,1971年退伍回到了成都。2008年,李茂云60岁生日,他告诉了家人自己有个未了的心愿:去云南寻找战友王克明。

王克明与李茂云一个班,入伍时只有18岁。王克明不会识字,但是又要与云南的未婚妻保持通信,李茂云便成了王克明的“写手”和“朗读者”。李茂云说,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帮王克明写了几十封信,两人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李茂云退伍后,王克明继续留在部队,后来前往新疆修铁路,“没有电话,只是留了互相的地址。”

1975年8月,王克明从新疆回云南探亲,经过成都时专门找到了李茂云,两人叙旧2天后便匆匆分开。这一别,便是30多年。

2008年,李茂云背上行囊,揣着30多年前的手写地址,买了一张地图,一个人前往昆明寻找战友。“云南曲靖马龙县马过河公社下中和村”,每到一处,李茂云就把这个地址报给当地人,几趟倒车,李茂云来到了下中和村。

“刚到村子里,我就看到了他。”李茂云回忆,当时他一眼就望见的王克明正在挑粪,当年白白胖胖的帅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头。“我当时就大声喊他,他也一眼把我认出来了。”两个老人喜极而泣,紧紧拥抱在一起。

李茂云在王克明家住了半个月,“我跟他约好了,等我70岁的时候还要再去云南。”

清明扫墓为战友倒上一杯酒

66岁的银永明曾在17年前,重走当年的驻地。他独自一人,背着相机,走过了安宁桥,走过了驻地,走过了烈士陵园……眼前战士们的坟墓成为荒冢,杂草丛生。他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慨,失声痛哭。“那种绝望和悲凉,真是无法形容的。只是上天保佑,我活了下来,才能去看他们。”

银永明说,他背着相机走了好大一圈,但是最终却一张照片都没拍。“觉得没必要拍了,免得触景生情。”

从那以后,银永明几乎每年都会回去一两次。“那些年的故事,只有吃过一定苦,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才会懂得。”

李永华告诉记者,五年前,40多位老战友曾经重走成昆线,为沿线牺牲的战友扫墓。

“送上一枝鲜花,递上一枝松枝,点上一支香烟,倒上一杯酒……心里有好多好多话想要对战友说。”李永华说,扫墓的时候,有的老兵抱着墓碑不禁失声痛哭,“你是我带的兵啊!我答应你父母要把你带好,结果你入伍还不到一年就死了,我对不起你啊……”现场的老战友们受此感染,无不老泪纵横。

李永华深情地说,“我们已经老了,死去的战友却永远年轻。为他们祭扫,其实也是纪念我们的青春岁月。”

参加了聚会 也算是走得没有遗憾

说起这次老战友们重走成昆线,陈光荣说,“大家年事逐渐高了,这样聚会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陈光荣在接受采访时,拿出一张战友联谊会的合影,指着一位瘦削矮小的老人。“他叫黄正清,此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加过战友联谊会。”2014年8月1日,黄正清从双流胜利乡赶赴成都参加聚会。“当时他看起来很瘦弱。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突然就从椅子上瘫下去了。”黄正清女儿赶来将父亲送到了医院。当晚8点,陈光荣接到了黄正清女儿的电话,得知他已不幸离世。

“她女儿说,‘父亲参加聚会算是了愿’。聚会前一晚都没有睡觉,清早6点就喊她送他去镇上。”陈光荣感慨地说,参加了聚会,老战友也算是走得没有遗憾。(记者 张元玲 实习记者 李智 摄影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