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操作手方洋:跨国救援“第一铲”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汪巍责任编辑:遥远2015-05-11 20:06

跨国救援“第一铲”

——记武警交通二支队十二中队挖掘机操作手方洋

5月4日上午9点,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第一突击队挖掘机操作手方洋,第一个驶过中尼友谊桥,在尼泊尔境内清理第一处堆积物。

这处塌方位于尼泊尔库达山脚下,原本就狭窄的道路上,已经有一半车道被车辆占停,作业面非常狭窄,加之滚石、坍塌物以及棉被、衣物等裹杂在一起,清理难度非常大。

“出国执行任务,我们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因为在清通道路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破坏尼泊尔人民财产。”第一突击队现场指挥员宋晓东说:“所以在难度最大或者最危险的地方,我们都会派出最优秀的操作手打头阵,方洋就是最好的人选之一。”

挖、铲、倒、压,笔者在现场看到,整台挖掘机在方洋的操架下,犹如“变形金刚”般威武强大、灵活自如。虽然外侧是即将倒塌的房屋,内侧是各类大小车辆,但方洋在开挖、倒料过程中丝毫没有与它们发生碰触。不到3个小时,就成功打通了这处被堆积物掩埋的80多米的路段。

提起方洋,指挥员黄玉书告诉笔者:“这小伙子不仅技术精湛,关键是心理素质特别过硬,干活粗中有细、快中有稳、险中有度,只要给他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他立马就能领会到你的意思,能够做到指挥与操作完美结合,这也是经常派他打头阵的一个原因。”

11点20分,尼泊尔境内的某处街道被一扇紧锁的铁门挡住去路,尼方人员正着急地用石头砸锁。方洋赶到后,将挖掘机斗齿小心翼翼地插入锁链之中,轻轻一拉,铁门完好无损地被打开了。

抵达第二处作业点,方洋毫无畏惧地驾驶机械翻越巨石,一踮一翘艰难前行,不少在场的尼泊尔群众都屏住了呼吸。正在大家为他担心之际,方洋突然将机械上半部分来了个180°大转弯,利用臂斗一撑轻易就上去了。这种人与机器间的默契配合,还真就像电影里的变形金刚,随意变换,快速高效。

“根本不用为他担心,每次都是虚惊一场,有惊无险。”挖掘机副操作手张健说:“我和他是半个工作日换一次班,谁下机械了,就由谁担任安全员。”

从张健口中笔者了解到,“4.25”地震发生后,在每次的道路抢通中,几乎都是由方洋打头阵,最危险、最狭窄的地方他都敢去,累计有12次差点被滚石砸中。

“4月30日中午12点左右,在清理聂拉木县城至樟木口岸最后一处塌方时,一块直径有50厘米的石头从上面掉了下来,我赶紧用对讲机呼他,幸好他反应快,后撤及时躲过了,不然那次肯定受伤。”

“害怕吗?”休息间隙,笔者见缝插针上前采访方洋。

“刚开始的时候多少有点,但这段时间每天都这样,似乎已经感觉不到害怕了,大脑中没有那种意识了。”方洋面带笑容地回答:“听说还有很多危险,很多地方道路受阻严重,只要领导继续安排我打头阵,我会尽最大努力完成好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