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正式生效的《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规定,日本有义务在2007年4月前彻底销毁所有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但日本处理这一问题的效果“很不理想”。
《日本新华侨报》刊文说,日本应充分重视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案,切实履行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及中日两国之间有关备忘录中所作的承诺和所承担的责任,对所有受害者进行赔偿,尽快销毁在华遗留的所有化学武器。
除哈尔巴岭外,中国还有不少地方发现了毒气弹等化学武器,分布广泛。毒气弹含有大量糜烂性毒剂和亚当氏气等化学物质,大部分已被腐蚀,变形严重。
《关于要求日本政府对在华遗弃化学武器被害者承担全部责任的声明》要求,日本政府对被害者谢罪,并尽快完成对遗弃化学武器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幸存下来的人开始烂脸、烂脚,有的几乎全身溃烂。我的嘴巴变成了一个洞,说话往往连我的家人都听不懂,吃饭只能喝稀饭,菜捣成糊状才能下咽,基本上失去了味觉……唉,这都是日本鬼子造的孽呀!
白振海还有另一个身份——日本侵华细菌战幸存者,同时也是辽宁省第一个被国家公证的二战细菌战受害人。他曾三四次爬上铁塔试图用跳塔自杀来摆脱病痛的折磨,幸好都被人及时发现劝下。
易允中是痛苦的,他在2岁那年吃了日军飞机投下的含有病菌的糖果后,就永久生活在又聋又哑、全身溃烂的痛苦中;但易允中又是幸福的,因为只有3岁智力的他,在家人的关心下,安详地活到了72岁。
在华日遗化武到底有多少,日方最清楚,遗憾的是日方却以种种借口拒不提供有关化武的埋藏资料。不过,有资料证明自1929年开始至1945年止,日本生产了7000多吨、700多万发毒气弹,绝大多数运到了中国。
日本关东军516部队生产的毒气弹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日军番号中,“731”不是一组普通的数字,而是日本关东军731秘密细菌战部队的代号,是日本细菌战的代名词,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害中国人民的铁证!
芥子气与沙林毒剂一样是化学武器中的超级杀手,与臭名昭著的沙林毒剂相比芥子气具有贮量较大,造成危害最严重的特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共生产芥子气13500吨,其中12000吨用于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