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遵义会议:“前奏”与“尾声”

来源:人民网作者:孙国林责任编辑:张琴2015-01-15 15:25

尾声

遵义会议只开了三天,主要解决军事路线和军事领导权问题。“高潮”之后是“尾声”,与会议有关的许多未尽事宜,是在会后陆续完成的。而且,对一些问题的分歧和斗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遵义会议的“尾声”依然丰富多彩。

关于会议“决议”。遵义会议结束了,但“决议”文本却还没有写。即使会后很快写出来,也需要经过中央审议通过。这是遵义会议“尾声”部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会议结束时,由于毛泽东的推举,会议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经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城,张闻天在行军间隙抓紧起草“决议”。2月5日,在云南威信县高坎,他提交了根据毛泽东发言写出的“决议”第一稿,政治局立即开始讨论。2月6日,在石坎子继续讨论。2月7日,又在大河滩村审议“决议”草案。张闻天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连夜进行修改。2月8日,中央政治局在扎西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同时,中央书记处根据“决议”发布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决议”和“大纲”随即印发。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随后分别到各军团、中央纵队召开党的干部会议,宣讲“决议”。

关于会议的传达。遵义会议结束,与会的20个领导人立即回到各自的岗位,忙于政治、军事指挥工作,并没有像和平环境那样,带着文件回去,马上召开各种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会后即使对这次会议有所透露,大多限于军事指挥权和中央组成人员的变更。现在有案可稽的是毛泽东1月29日“一渡赤水”之前,同红一军团红一师的李聚奎(师长)、黄甦(政委)、谭政(政治部主任)谈话,主要内容是传达遵义会议精神,通报军委缩编部队的决定。全面正式地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则是在2月8日政治局扎西会议通过了《决议》之后。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陆续分别到军委纵队和各军团干部会上传达。10日,中共中央在扎西召开营(科)以上干部会议,由张闻天传达遵义会议决议。18日,毛泽东在红一军团排以上干部会上,报告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19日,《红星报》(由红军总政治部领导,陆定一主编)报道:“军委纵队完全同意洛甫同志关于反五次‘围剿’总结的报告,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的决议。”28日,中央致电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及江西中央军区,传达遵义会议决议的基本精神,指出第五次反“围剿”中军事领导上路线的错误及目前的中心任务。3月2日,中央和中革军委在遵义(二次占领)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张闻天、周恩来出席,传达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这种缓慢的、逐步的传达状况,是由战争环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