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尖兵: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

来源:军报记者作者:陈小菁 邹维荣 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7-25 00:16

陈德明(前)在某任务中认真工作(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惊天巨响,大漠戈壁深处,一枚拦截导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

他用铁一般的肩膀扛起如山使命        

反导拦截技术,被称为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归国不久,就向中央领导同志谈到了“反导”问题,并按照毛主席指示开展了相关研究。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反导这个东西,有和没有大不一样!没有反导能力,我们的国土就完全暴露在敌方导弹威胁之下;拥有了反导技术,就相当于在大气层外为国家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如山使命,铁肩来扛。陈德明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把“反导”这件事干成!

这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冲锋,更是一场寂寞的“马拉松长跑”。

上世纪80年代,还在湖南老家读高中的陈德明,偶然观看了一部名为《飞向太平洋》的电影。该片以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热情讴歌了科技工作者打造大国重器的动人风采。凝望着运载火箭刺破苍穹、腾啸升空的壮美画面,他在心中默默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他报考了当年唯一开设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又怀着“矢志强军、逐梦靶场”的决心,坚定地踏上了驶往西北大漠的列车。

“在我身后的这片戈壁滩上,老一辈科技人员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伟业。只有置身这片神圣的土地,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导弹事业尽一份力。”

他从此习惯于对着地图,把导弹飞行轨迹在心中详尽描绘。从起点到落区,一个点一个点地连起来,沿途的高山河流、城市村庄、戈壁荒原,尽入眼底。在陈德明看来,那不仅是一组组数据,更是一组激动人心的音符、一段波澜壮阔的旋律。

世纪之初,陈德明捡起了反导的“接力棒”。在国家重启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之前,他就带人着手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扎实搞好技术储备。

那段日子,陈德明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境界,吃饭时想到关键技术,他就扔下碗筷冲进书房;睡觉时有了新思路,他立刻翻身起床记在纸上。近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最终,他提出的“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反导靶场建设目标,被最高决策层采纳。中国反导技术研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3年后,首次试验如期而至。然而,就在发射前不久,试验的关键系统“拦截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能连续接收信号”的问题,靶场原本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

各方协同攻关,故障虽然很快排除了,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专家组连夜召开会议讨论。面对众多专家质疑,陈德明现场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郑重表态:“试验绝不会出现问题。”

几年沉寂,一默如雷。新年伊始,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一枚拦截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5分钟后,试验成功的喜讯从西北大漠飞到了北京。初战告捷,反导试验打出了国威、军威,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他丝毫没有懈怠,转身投入到下一个攻关课题中!

从末段到中段,从地面到太空,从大气层内到大气层外,陈德明和他的战友们构筑起一个无比宏阔的反导试验靶场,擎起战略防御之盾,也把共和国的疆域拓展到天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