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报告,老战士们坚持了三十年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作者:穆琳 孙鹏责任编辑:陈婕
2016-06-30 10:46

带着氧气瓶,也要上讲台

近年来,报告团成员的年龄大了,不时有人生病、住院,但大家有着共同的信念:生命不息,宣讲不止。

杨春晖,15岁投身革命,曾参加长征,所在部队两过雪山、三过草地。2006年3月,88岁的他受邀到部队讲长征故事。临去前,他查出患重病。3个月后,他不幸离世,家人在他的病号服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份未写完的讲稿。

任善纪,曾和邱少云是一个战壕的战友。2012年4月初,他和另外3名同志计划5日到某雷达站作报告,但任老因心脏病突发于4月3日夜里去世。4月5日正是他遗体告别的日子,为了报告会如期举行,报告团提前与任老告别。

解生云,心脏装着起搏器、搭着3个支架,腿上打着钢板,每次外出还要带胰岛素。带着“三件套”,他从不缺席,因为“即使倒下,也要倒在讲台上”。

程远,报告团原副团长。当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邀请他作报告时,他带着氧气瓶前往。弥留之际,专门交代子女:死后不搞遗体告别,并在他的手腕上挂一块不锈钢的牌子,并标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拥护者——程远。”

能讲一场是一场,能影响几个人是几个人。30年来,报告团成员始终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90后”加入老战士报告团

不久前,空军驻汉某团“90后”干部高洁缘加入老战士报告团。目前,报告团有成员15人。

老战士报告团为何来了“小战士”?报告团团长袁升科回忆起8年前的那一幕。那天,他去探望正在住院的老团长张绪,临别前,张绪拉着他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叮嘱:“老一辈走的走,病的病,空缺的‘战位’要抓紧补上去。”

30年来,报告团先后有10名成员离开人世。有人劝他们,报告团中有战争经历的人越来越少,你们再讲革命故事,恐怕没有说服力……

面对嘱托和质疑,袁升科决定,增补报告团成员。

转业干部曹京柱曾长期担任老战士报告团义务宣传员,他得知后主动请缨。

张绪的小儿子张佑军一心要把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也积极申请入“团”。

赵庆珍,中部战区空军驻汉某部转业干部。在战友余江牺牲后,他把余江的母亲当亲生母亲,默默尽孝23年。原本不善言辞的他,被老部队聘为报告团成员。

最特殊的,要数高洁缘,她是“抗洪英雄”高建成之女。高洁缘坦言,起初并不能理解甚至不相信这些老爷爷的举动,“可当我现场听到老人们讲述残酷的战争岁月,看到一个个被弹片击伤的疤痕,我信了、我懂了。我要接过老爷爷的接力棒,把他们和父亲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