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与西沙修机场、西沙设防、南沙夺礁

来源:《党史博览》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6-04-08 17:22

上马空中加油机工程,解决解放军飞机“腿短”的技术问题

在修建西沙机场的同时,刘华清积极推进空中加油机的研制,以解决解放军航空兵远距离奔袭时空中加油的技术难题。

由于南沙距大陆1000多公里,当时中国飞机的作战半径有限,难以在那里执行作战任务。用刘华清的话说,我国的飞机“腿短”啊!油料问题,成为制约解放军在南海执行保卫国土任务的一个瓶颈。

刘华清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真有战事,我们的飞机鞭长莫及,保证不了海空优势,保证不了战斗的胜利,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发展航空装备的工作,刻不容缓。”

1988年3月29日下午,刘华清召集航空工业部、海军、空军、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多家领导,以及飞机研制厂家的专家、技术人员,就如何使解放军航空兵装备适应南沙斗争的需要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是上马空中加油机工程,这是从解放军装备的实际出发,解决歼击机去南沙作战的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

刘华清说:“关于这个工程,过去议过多次,一直没搞成,现在不能再拖了。不论花多少钱,花多少时间,哪怕挤下别的项目,这个工程也要上。它不仅可以加强南沙斗争,而且可以解决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机动作战问题,战略意义极大。”

这项工程,从1989年1月开始启动,1994年11月全部通过设计定型审查。加油机的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国产飞机不能进行空中加油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填补了中国航空技术的空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为解放军航空兵远程作战提供了技术基础,实现了解放军航空兵装备的一次飞跃。

回忆起上述两项工程,刘华清曾经说过,已经记不清和有关方面打过多少电话,开过多少次会。对西沙机场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那里的气象情况,施工人员的生活情况,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也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和航空专家们一起研究航空技术的突破。这两件事情落实以后,他如释重负。

赤瓜礁海战过程中一再强调:“能上的岛、礁、沙、滩都要上,没有人的礁也要上。”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在中国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测站之后,中国便派驻专员在永暑礁准备建造一个有人驻守的海洋气象观测站。这时,越南外交部突然宣称:“要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海洋观测站进行干预。”

1988年2月2日,中国施工船编队的九艘船从湛江启航,7日晨抵永暑礁施工现场。为防止意外,海军派出了三四艘护卫舰担任周围海域的巡逻警戒。

2月18日15时,中国海军五名官兵登上南沙华阳礁,插上了中国国旗,驻守该礁。

随后,越南当局无视国际组织的要求和中国的严正立场,多次派船抵近永暑礁侦察、骚扰,并企图派人登礁与中国海军对抗。

3月13日下午,在赤瓜礁西北10海里处发现三个目标向中国军舰驶来,确认是越南505号登陆舰、604号武装运输船和605号运输船。越南三艘舰船到达赤瓜礁后,在附近海域抛锚。

中国海军编队指挥员当即向越军喊话:“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你们立即离开!”同时立刻向中央军委报告。

刘华清得到报告后,对海军指挥员说:“只要对方先开第一枪,就坚决歼灭他!”

双方一直对峙到14日清晨,越南604号武装运输船见中方人员已经登上赤瓜礁,不顾中方一再警告,悍然派出几名特工人员,携带绳索,游到礁盘上。

既要将敌方侵礁人员驱赶开,又要坚持不开第一枪的原则,中国登礁人员反复进行喊话:“这里是中国领海,你们立即离开!”越军士兵非但不听劝告,反将越南国旗插到中国官兵面前。面对挑衅,反潜班长杜祥厚一步跨上前去,一把将越南国旗拔起扔进海里。敌方护旗人员挥拳朝杜祥厚打来,由于动作过大,身体前倾,被杜祥厚顺势卡住脖子,按倒在水里。

旁边的一个越军士兵端起枪,瞄向杜祥厚,就要开枪时,502舰副枪炮长杨志亮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其枪管猛地往上一托。这时,另一个越军士兵开枪将杨志亮左手手臂的骨头和动脉打断。

枪声一响,中方礁上人员立即开始反击。

同时,双方的舰船也开枪、开炮。越南604号船很快中弹起火,其余两舰中弹后逃走。中国海军击毙敌登礁人员20余人,俘虏9人。战斗只进行了28分钟便告结束。

海战过程中,刘华清一直与海军张连忠司令员电话连线。刘华清一再强调:“能上的岛、礁、沙、滩都要上,没有人的礁也要上,不能仅仅满足刚夺回来的6个岛、礁。咱们夺得越多,就能为今后解决南沙问题增加更多的筹码!”

3月15日,中国海军官兵夺回了东门礁;3月25日,又夺回清碧礁。至此,中国海军在6个礁上进驻了部队,打破了中国在南沙没有立足之地的局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