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火金刚。于传涛 摄
午后,伴着细雨,一场战术综合演练上演。爆破、越障、高空索降……演训场硝烟滚滚,喊杀声不绝于耳。
远处的另一片场地看上去则安静了不少,但其实更为惊心动魄的操练正在紧张进行。一名身着厚重排爆服的中士小心翼翼地靠近爆炸物,缓缓趴在地上,刀剪钳镊被他熟练地运用,爆炸物上的螺丝被一颗颗拧下。这就是特勤中队的排爆手张明明。

排爆手张明明。毛志文 摄
取下厚重的排爆头盔,张明明满头大汗。专注,尽管驱走了胆怯,但脸上紧张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消散。这身排爆行头光衣服就有26公斤,头盔4.7公斤,从别人辅助到自己独立完成,从以前的五分钟到现在的一分多一点,张明明练习穿戴近2000次。
有人说,川西高原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可训练时天气再冷,张明明都不能多穿衣服,因为30公斤的防爆服穿在身上很紧窄,行动极不方便。每次训练结束后,人往往手脚冻得僵硬,而头上却热气腾腾。

机械手夹鸡蛋。毛志文 摄
排爆手的忍耐性、专注力和判断力很关键,为熟练掌握机械手夹提力度,张明明把夹鸡蛋作为独创的训练招法。记者忍不住亲自体验,机械手臂要双手紧握才能勉强抬起,又长又沉的机械手左摇右晃,更别说夹鸡蛋了。可如今,张明明已经把笨重的机械手运用自如,夹起10个鸡蛋并长时间悬空,坏上一个就已经不得了了。
如今的张明明已经是支队的“明星人物”,在武警部队首届“巅峰”特勤分队尖子比武中,他从392名特战精英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排爆专业第四名。要知道,这种全国性比武,能参赛就已经是种荣耀。今年,他又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十大标兵士官”。

首届“巅峰”特勤分队尖子比武载誉归来。于传涛 摄
看着张明明被记者们“围攻”,路过的战友不禁打趣地说:“明明,也给我签个名吧!”可当年,张明明来到部队只是想体验两年警营生活而已。谁知道,来了就不想再走了,如今已是他当兵的第6个年头。这让盼着张明明尽早回家结婚生子的父母有点接受不了。
“你连尽孝都没做到何谈尽忠?”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就别强迫我了……”
面对父亲的质问,张明明的回答显得很无情,但这种事儿好像真的更适合冷处理。时间久了,家里人也就选择了默认。
“我很感激上天,让我用生命保护生命。”张明明很欣赏电影《拆弹专家》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在他看来,自己的工作很神圣。
在另一块射击场地,记者还碰到了张明明带出来的兵。张权如今是名狙击手,张明明是他的新兵班长。“在老班长面前说话是不是有点拘谨呐?”“不会,因为我现在也是别人的班长了!”小伙子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当兵第四年的张权告诉记者,自己从没想过退伍,“我还有劲儿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