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反恐战场上,他们是亮丽的“国家名片”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颖姝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7-12-14 19:45

联合清剿武装恐怖团伙综合演练中,特战小组交替掩护快速突入。(资料图)

中国军网银川12月14日电(记者张颖姝)“Очень приятно 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 в Нинься офицеров и солдат «Витязя» и «Рыси».”(很高兴在中国宁夏迎来“勇士”和“山猫”特种部队的官兵们。)在中俄“合作—2017”联合反恐演训的开幕式上,翻译熊晶在中方指挥员发言时,用俄语进行了精准的交替传译,在场的俄方特战队员频频露出会意的微笑。

这个站在主席台侧面、皮肤白皙、声音甜美的女孩就是中俄“合作-2017”联合反恐演训的13名随队翻译之一——熊晶。

熊晶是武警工程大学的一名俄语教员,负责大二年级三个班的俄语教学工作。基础俄语的教学繁重而细致,加之学员数量多,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已是一件不轻松的事。

然而,紧张的教学远不是熊晶工作的全部。今年7月份,熊晶作为随队翻译赴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参与中白“联合盾牌-2017”联合反恐训练,8月份,又到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为“国际军事比赛-2017”提供翻译保障。时隔三个月,熊晶再次担任俄语翻译任务,而这一次,是在中国宁夏。

11月11日,熊晶和她的同事们从全国各地飞往宁夏银川,入驻训练基地,进行前期翻译的准备。在这期间,熊晶除了要负责启动、结束仪式的翻译外,还要担负俄方领队勘察场地的陪同翻译任务。到达银川后短短几日,熊晶就飞往北京,接到俄方领队后又陪同其飞回银川,待俄方领队勘察完毕后再次飞往北京,将其送机回国。

半个月后,银川迎来了俄罗斯国民卫队“勇士”突击队和“山猫”快反部队的特战队员。这两只部队的大多数官兵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然而他们并没有感到陌生,因为此时营区的LED大屏、展板和各类标语标识都被译成了俄文。“看到这些俄文字母,我们觉得很亲切!”俄方特战队员克茹科夫说道。

12月2日,中国武警部队与俄罗斯国民卫队“合作-2017”联合反恐演训在宁夏银川近郊某训练基地启动。中俄双方特战队员正式投入“战斗”,而熊晶和她的同事们也同这些特战队员一起走向“战场”。

此次联合反恐演练,中俄双方成立联合训练队,实行混合编组、集中组训。特战队员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俄语翻译。熊晶和她的同事们每天上午6点半起床整理资料,7点陪同特战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白天对各训练课目进行翻译讲解,晚餐后保障领队会翻译,回到宿舍后还要继续准备第二天课目的资料,躺到床上时往往已是深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