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海军战舰驶向深蓝的大舞台上,东海舰队某护卫舰支队一级军士长殷志明和他的东拖881船,很少有机会出现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然而,熟悉殷志明的人都知道,他和他的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入伍27年来,船长殷志明把一艘艘战舰送向大洋、接回军港,自己却一直航行在一条默默无闻的航道上。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200多吨小拖船船长殷志明27年航行在默默无闻的航道上——
谁能估量使命的“排水量”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军港码头上,殷志明的拖船“藏”在一艘导护艇的身后,船舷上的“东拖881”字样,随着海浪的起伏若隐若现。
与停泊在军港内的其他军舰相比,这条排水量仅200多吨的拖船实在有些小。它,算得上是中国海军舰艇家族中最小的成员之一。
在中国海军战舰驶向深蓝的大舞台上,东海舰队某护卫舰支队一级军士长殷志明和他的东拖881船,很少有机会出现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然而,熟悉殷志明的人都知道,他和他的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
入伍27年来,船长殷志明把一艘艘战舰送向大洋、接回军港,自己却一直航行在一条默默无闻的航道上。
谁能估量使命的“排水量”?让我们走近殷志明,感受这位小拖船船长叠印在一长串航迹上的军旅心迹。
他怀揣“驾着船环游世界”的梦想当海军,没想到成了一名拖船船长
殷志明的双手放在腿上,食指不断轻敲膝盖,挂在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此时,一艘小渔船从不远处“突突”而过,他迅速将视线从摄像机前投向了海面。
显然,他不太适应这样的“关注”——面对记者,这位历经风浪洗礼的老船长,依然有些局促。
这些年,殷志明已习惯了不被人们关注。他驾驭这条拖船,平时负责把军舰拖离或者拖回军港,只有演习任务时才会跑得远一点——把靶船拖到预定海域。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平凡极了,“就像是风平浪静的水面,投下一粒小石子,涟漪转瞬即逝”。
殷志明从小生长在南通海边,梦想着有朝一日“驾着船环游世界”。带着这个梦想当海军,殷志明没想到“梦想一下子实现了一半”——因为航海技能出色,他很快被任命为一艘拖船的船长。
只是另一半梦想的实现遥遥无期,这些年,他“驾船在军港里来回‘画圈圈’,驰骋大洋闯世界的梦想只能被压在心底深处”。
殷志明军旅生活的节奏平淡而有序。回忆航海生涯的闪光时刻,对于这位老船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搜索记忆深处,他用一种腼腆的语气,讲述了11年前在海上搜救的经历。这件事,是他航海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露脸”时刻。
那年冬季,一艘4000多吨的货船在海上触礁。殷志明接到命令,驾着拖船全速开往货船失事海域。
凌晨,海风掀起的浪花,拍到了拖船驾驶室的玻璃上。漆黑的海面上,殷志明驾着船迎着风浪细心搜索着。风浪越来越大,小小的拖船仿佛一片飘零的树叶,艰难航行在货船失事海域。天微亮,他们奇迹般地找到了一名生还船员。
“风浪太大,我们的船太小,过不去了。如果船能再大一点,也许,能再多救一个……”说话时,殷志明的神情里透着无奈。他的目光越过记者肩头,望向记者身后——不远处,有一艘正在做保养的导弹护卫舰。
这是一次自豪而略带遗憾的搜救经历。殷志明至今念念不忘,“如果船能再大一点”成了他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结。
“我到大军舰上看过,真敞亮,设备真先进。我们的船小了点,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站在驾驶室里,说起操作台上各种按键的功能,殷志明的语气立刻从羡慕变成自豪:“你别看我这船个头小,力量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