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记——
铅笔绘制设计草图
今天,在外界聚焦歼-10飞机风采,高度评价歼-10飞机的时刻,那些天天与歼-10飞机打交道的设计师们,不由得从“见惯不惊”中重拾激动,让记忆的闸门重新回到当年那些令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的时段。

绘制图纸。资料图
1994年,在歼-10飞机设计发图的时候,设计手段远没有现在这样先进,计算机也还远没有普及,大部分设计图纸都是先由手工用铅笔绘制设计草图,经初审后由描图员用碳素墨水描黑,再经各级校对审核后刮改修饰,最后完善签字手续归档送晒等多层工序完成的。需要提供结构底图的设计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心啊,千万不要弄脏、弄皱,这可是XX天的心血。”
如果一时不慎碰翻了水杯,造成底图大面积浸润,不得已而全面返工的话。这不仅是工作量的增加,更可惜的是时间的浪费,在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最值钱的就是时间。

绘制图纸现场。资料图
1994年,那年的夏天似乎特别热,办公室仅有的两台吊扇运转速度快了,坐在风扇下的同志被吹得受不了,图纸也会被吹飞、吹破,运转速度慢了远离电风扇的同志又热得受不了。晚上加班,打开窗子会钻进太多蚊虫,在图纸上留下斑斑点点,关上窗子又酷热难熬,而且空气无法流通。趴在几十张A4的大图上写写画画,汗湿的手臂在”娇气“的硫酸纸上浸出一道道润痕,于是有在胳膊下垫纸的,有在胳膊上缠手帕的……五花八门的“风景”真是令人记忆犹新。
而这只是千里之跬步,歼-10成长记中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