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跟随宋文骢一切承担歼-10研发任务的年轻人现在都成为了航空工业的中流砥柱,当中翘楚当属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杨伟。
研究生毕业后,杨伟进入航空设计队伍,毛遂自荐要做宋文骢的助手,自此开始与“老头儿“朝夕相处三十多年。

1998年3月23日,宋文骢(中)和杨伟(右一)在歼10首飞庆功宴上。资料图
回忆起歼-10首飞成功后的庆功宴,杨伟记得很清楚: “那时候老头儿已经68岁了,但他很开心,喝了不少酒,一时兴起还唱了一段俄文歌。”就在这里,宋文骢高兴地对年轻人说,他出生于3月26日,歼-10首飞成功是3月23日,“以后,我的生日就是这天了!”
2016年3月22日,宋文骢走完了86年的人生旅程,这位老人在歼-10战机18岁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离开了我们,他为中国战机奉献了一生。斯人已逝,风骨犹存。正是宋文骢等的潜心铸剑、默默砺剑,让歼-10一飞冲天,让中国空军叱咤蓝天,让中国军队走得更高更远。

2018年3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歼20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于网络
弹指二十年,而此时的杨伟已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歼20飞机总设计师。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两会上,杨伟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战斗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前行,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川汇成泽,木已成林,惊喜还会远吗?
(文章综合中国航空报、中国军网、“看航空”微信公众号,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策划/杨铁虎 郑文达 设计/吕欣彤 视频/庞云豪 文字整理/张艺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