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兵经验",军体教员的"说服力"在哪?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超责任编辑:张硕
2018-01-09 04:00

基层为什么需要专业军体教员

■王 超

军体教员出现在连队的那一天,南部战区某海防旅一连班长卢安华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连队曾经公认的体能训练尖子,巅峰时期体能成绩“好到没朋友”,如今已被腰肌劳损困扰多时。最严重的时候,卢安华连走路都感到钻心地痛。在卧床休息的那段日子,卢安华不止一次回想起以前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不顾一切冲向终点的情景。“要是当时旁边有懂行的人指导下就好了。”他说。

卢安华的盼望,也是大多数基层官兵的心声。“关于军事体育训练,你最关心什么?”某部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99.7%的官兵选择了“减少训练伤病”;94.6%的官兵希望“提高训练的成绩”;91.3%的官兵希望“训练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基层官兵对专业军事体育教员的需要与渴望。

“有些人觉得军事体育训练很简单,谁都能搞,但实际情况是,不少组织者根本不懂,有的训练理念本身就是错的。”多次参与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调研的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包瀛春说,许多连队组织军事体育训练常年就是5公里、仰卧起坐、俯卧撑这“老三样”,不仅与时代脱节,而且与当下部队战斗力生成严重脱节。“也不是说‘老三样’不好,但我们必须从‘老三样’中走出来。”他说。

对此,南部战区陆军某旅军事体育教员李振航以俯卧撑为例说:“不仅仅是做多少个,还要看怎么做,比如标准的、直推、窄推、宽距、斜下,方式不一样,锻炼的肌肉群就不同。”不同的军事技能训练需要不同单项的军事体育训练作为支撑,通过不同肌肉群的针对性练习以及身体灵敏性协调性训练,才能让军人的身体更加符合战场的需求。

“专业军事体育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基层粗放式的训练的主要原因,体育训练和作战技能训练结合不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武警工程大学共同科目教研室的军体教员倪红军说,基层官兵身体素质失衡的现象很普遍,许多战士耐力相对较强,但力量、速度、协调和柔韧素质相对偏弱,连队攀、爬、跳、投、挖、搬等基本能力训练组织力度不足。

这样的不均衡在一些课目考核中可见一斑。翻开基层连队训练成绩登记表,“老三样”课目的优秀率、及格率都大幅度高于400米障碍、轻装五公里等与实战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目。

在一份份成绩登记表上,倪红军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不少连队训练成绩的记录,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被打破过了。

在该旅一营三连,400米障碍的记录是1分34秒,五年前由一个叫陶此洪的战士创造并保持至今。值得一提的是,陶此洪当兵前曾在建筑工地工作,身体素质非常好。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蜜罐里’长大,从小到大都是在一个个教室、一个个考场度过,体育锻炼不够带来身体素质下降。”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袁熊说,时代变了,官兵的身体状态也变了,如果没有专业的军事体育人才,仍由几十年的“老办法”来指导如今的训练,肯定会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生成的质效。

其实,专业的军事体育教员这一岗位早在我军一些特殊的战斗单位中出现了,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空军飞行员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一个“金头盔”都有一颗“大心脏”。就像一架先进的战机,为了性能出众,就必须得用高质量的材料来打造一样,“金头盔”获得者,要想拥有过人的技战术水平,身体综合素质必须出类拔萃。

“在问鼎‘金头盔’的征途上,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离不开专业性的指导训练。” 空军首届“金头盔”获得者、飞行员王海峰说,他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肺活量,就是在沙滩足球这项运动中提高上去的。这项小众运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实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训练伤。

沙滩足球能帮助“金头盔”练就一颗“大心脏”,但不同战位对军人身体素质要求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性和针对性要通过怎样的训练去实现?

显然,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军体教员来回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