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最需要做这件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魏宏涛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9-09 03:38

2、走出定位之惑

网信融合当好示范“载体”

在互联网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人很少知晓,互联网在诞生之初,即流淌着军用“基因”。冷战末期,网络由军用转为民用,促成了美国90年代的新经济传奇和世界互联网普及。

然而,即使拥有军用“基因”,我国网信领域的军民融合依然面临着诸多融合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网信军民融合,实际上是三类矛盾体、六个执行体之间的统合问题,就是要统筹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个业务体、军事科技和民用技术两个需求体,国有大型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和民营中小微高科技企业两支力量、两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关系。

“事实上,能够促进其中一个矛盾体的协调发展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要推动三类矛盾体之间的融合,特别是要解决不对称合作、动别人奶酪等问题,可谓难上加难。”邬江兴院士这番感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比而言,美国在网信融合共享方面的努力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在美国,网络民用化后,军方虽然退居幕后,但依然对互联网有着很大的监控能力。美国仍然是整个互联网的垄断者,手里攥着互联网的钥匙。军用与民用之间的界限也一直并非那么清晰。

业界普遍认为,在我国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期,网信事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少了传统行业利益藩篱,理应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上先行一步、主动领跑,当好创新示范载体。

3、化解机制之弊

有共识会落实才是“本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注重融合共享”也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

虽有共识,却难落实。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囿于体制机制障碍,军地之间融合共享成为一道难以跨过的坎。一位地方发改委国际动员系统的工作人员介绍,地方网信管理部门责任缺失,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单是地方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都是个难题。

有人说,在数据开放、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着部门利益、行业利益、本位思想。各部门如何有效协同运行,这是个难题。

机制之弊如何化解?记者在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中找到了标准答案。“区分轻重缓急分级分类持续推进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采取授权使用等机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十三五’时期在政府系统率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共享,组织实施网信军民深度融合工程。”

“把冲锋号吹起来,先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业内权威人士坚信: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打通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军民之间信息和数据壁垒的“任督二脉”将会为时不远。

4、剔除创新之痒

敢趟新路撞开通天“大路”

犹如硬币的两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一面锃亮光鲜,一面却不尽如人意。创新数量与质量严重不对等。

硬币正面,有这样一组数据,在一份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的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上升至22位,是唯一进入前25名的发展中国家。但翻开硬币的反面,同样是这组数据,在网络创意指标上,我国表现却很“平庸”。

“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原创性东西却乏善可陈,‘别人不领路,自己不会走路’的模仿跟踪文化,已经严重制约了民族的创新活力。”邬江兴分析道,清醒回来看,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我们在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依然乏善可陈,产业生态环境并未发生根本好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为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问题指向未来:以法为根基,理清军地企民在推动网信融合中的权利义务;以军为利刃,赋予其捍卫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职责;以民为后盾,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赶超发展;以融为方向,化解体制机制之弊,实现网信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捍卫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边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