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果改变着辽宁舰官兵的工作生活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国全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9-26 02:08

改变军品准入制度“玻璃门”,使“军方要什么、企业有什么”有效衔接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CBD,北京军懋国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平正和科研骨干埋头科研攻关。

两年前,他们研发的某飞行训练系统记录了海军航空兵学院姜涛和鲁鹏飞烈士的 “舍命一转”,为事后判定他们的英雄行为提供了关键依据。

如今,该系统已进行3次技术升级换代,通过了军方组织的技术鉴定、方案评审和技术定型。

回首公司成立8年多来的经历,杨卫平庆幸自己“搭上了军民融合的时代快车”。他说:“创新必须瞄准部队需求,努力做到‘军方要什么,企业有什么’。”

在民企参军的队伍中,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只是一名“新兵”。然而,在竞标擂台上,他们PK掉了国字号企业,拿下了军用舰船建造大订单。

2016年6月,他们承制的海军某型军用舰船正式开工建造,如今舰船按期完工,即将下水入列。

那一年,军地联合交通运输保障演练,他们制造的大型客滚船表现抢眼,成功运载两栖登陆部队横穿渤海湾。演练结束时,部队领导说:“以你们的造船实力,造军舰也没有问题!”

参演官兵的称赞点燃了他们“参军”的梦想。此时海军适度放宽准入条件,实现规范性开放,改变准入制度的“玻璃门”,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仅用时不到1年半,“黄海”完成了全部资格认证和军用装备承制审查手续。

“这份意外之喜,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海装某军代室总代表汤传贵由衷地感慨道。“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民企参军已成为上下共识。”

好消息不断传来,军品降低门槛、开放竞争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今年9月18日,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展,大部分是我国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抓住建立长效机制的“牛鼻子”,解决好创新与创造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走访海军部队看到,各科研院所与地方建立了多方位协作关系,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诞生孵化——

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创新团队的高精尖武器装备技术、海军装备研究院马骋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舰船辅助动力技术等,地方出场地、出资金,军方出技术、出设计,取得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军民融合绝不能搞成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位部队领导介绍说,“如果主要依靠点对点、事对事的联系,当一件事情有需要了,大家便走到一起研究协商。这项任务完成了,便一拍两散,再有任务再搭台,这肯定不行。因此,建立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工作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军民融合不是零打碎敲,是成体系、全方位的融合。”如今,这已是军地双方的广泛共识。

今年,科技部与军委科技委联合发布《“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作为首个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专项规划,为“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绘就“路线图”。

专家表示,在这一路线图的指引下,科技“民参军”的渠道将更通畅,创新与创造“最后一公里”的“肠梗阻”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未来,将有更多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训练场和演兵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