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极哨兵:挺立在风雪中的“北极杨”
他们与寂寞为伍,他们与风雪搏斗,他们是边境上的“极地白杨”,他们是祖国最北端的戍边壮士。临近春节,记者在风雪交加中来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走进中国最北的边防哨所,记录北极哨兵守卫边境安宁的铿锵脚步,感受他们“最冷”“最北”的热血忠诚。

地处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是我国最北端、纬度最高的地方,1984年在这里设立的北极哨所,成为我国最北端的哨所。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哨兵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可以说,北极哨兵是边防线上最闪亮的星。盖旭辉 摄影(资料图)
衣服脱下来都能站住
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那些掩在白茫茫雾凇深处的白杨树,仿佛是戍边哨兵们的化身。
江面空旷,寒风凛冽。在北极哨所已服役8年的中士杨磊先穿上保暖内衣、戴上护膝,然后穿上绒裤棉裤,外面再穿上迷彩服,最后套上大衣。全副武装之后才去江面执勤。
“江面上巡逻可不轻松。”29岁的哨所指导员曹全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特殊气候——冰层是一层一层堆起来的,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平坦如镜,而是冰凌如刀,犬牙交错,走路一不小心冰碴就能把腿划破。
“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疼。”杨磊要在江面上连续执勤4个小时,执勤时要戴着防寒面罩、棉帽,除了眼睛,脸上基本全都罩上了。
由于长期被寒风劲吹,每位哨兵双眼周围的皮肤都被冻成了黑灰色,个个都有“黑眼圈”,就像熊猫一样。
曹全兴所在的连队长期驻守在祖国的北极,每到冬季封江期,江面管控压力会越来越大。连队除了每天派出例行性巡逻、潜伏勤务外,还会专门在旅游热点地区派出定点执勤小组,防止游客误越国界。
“一旦有游客靠近江面上的边界线,我们就要快速赶过去制止,边跑边喊。”曹全兴说,那时我们都穿着很厚的衣服,跑一趟衣服里面基本都汗湿了,站在哨位上,冰霜直接从衣服里透出来。衣服后面硬得像平板,脱下来都能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