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语言能力:打赢未来战争的又一“大国重器”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梁晓波 武啸剑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8-02-12 08:52

2017年10月31日,在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中,救援直升机将“受损船只”上的群众转移至救援船上。

(5)区域性。从国家层面来看,国防语言能力的构建呈现出区域性特征。

具体说来,国家语言资源的分布并非完全相同,地区间的差异会导致语言上的区域特征。与该国不同方向接壤的国家在语言上不尽相同,使得该国在不同战略方向上的语言也不一样;在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素质也不尽相同,使用本族语言和其他语言的情况将会有很大差异;经济实力和教育水平上的差异还会导致语言上的区域性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语言学习的投入较大,水平也相应较高;教育较发达的地区,语言师资力量强,学习语言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国防语言能力的储备也相应比较雄厚;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在语言的保护和提升方面投入不足,国防语言能力的储备则会呈现基础不牢、后劲不足、偏态失衡等特点。

此外,不同区域人群对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认知程度也会导致国防语言能力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快、教育水平高、国防投入多、对外交往需求强烈的地区,其语种储备、人才数量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也相应较多。

以我国为例,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这里的人们思维开放活跃,对外交往频繁,对国外语言文化了解比较多,因此语种的储备较为丰富;西部地区人口较少,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但少数民族数量众多,语言资源也较为丰富。这里的人们对外交往相对较少,很多还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习惯,语言资源面临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较为严重。可以看出,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国防语言能力在学习和储备上呈现出了不同的区域特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