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观|科技素养和基层官兵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典宏 黄远利 成晓勇责任编辑:杨红
2018-08-20 03:08

夜深人静,米立山还没有离开连队学习室。此刻,他手中的一份《某型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已标注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从事雷达专业10多年,第75集团军某旅地空导弹连四级军士长米立山早已名声在外。然而去年6月,某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列装连队,曾经让米立山引以为傲的“一招鲜”不再吃香。换了岗,米立山不得不逼着自己加紧学习。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今天,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元素不断增加,人要与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也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科技素养。

“曾经的‘手机万能充’无所不能,如今啥也做不了!”米立山感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一名士兵的感慨,折射着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基层官兵科技素养现状如何?该如何提升官兵的科技素养?”

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报道——

这么近,又那么远

——基层官兵科技素养面面观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黄远利

夕阳下,南部战区陆军某部官兵在进行装备维护保养。随着新装备不断列装,越来越多部队认识到官兵科技素养对于提升战斗力的重要性。黄远利 摄

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与天上卫星的距离,而是你压根就没有想到它

几年过去了,某旅一名连长仍对那场“失败”不能释怀。

那年,这名连长带领官兵参加实兵检验性战术演习。踌躇满志的他正准备发起火力打击,却被导演组判定遭“空袭”,铩羽出局。事后复盘,自己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点——天上的卫星!

天上的卫星虽远,但“失败”那一刻,这名连长由衷感到“有一种缺失离自己越来越近”。

显然,这种缺失所带来的恐慌,不仅仅是这名连长的痛感记忆。

一次实兵对抗,某旅无人机侦察时遭遇复杂电磁干扰,侦获信息迟迟不能回传,导致先遣分队被“敌”精确火力打击,损伤惨重;一次进攻战斗,一名车长侦察到“敌”方目标后,明明可以使用车载计算机进行信息态势共享,可他却选择明话通报,结果被“敌”截获信息,导致任务失败……

在部队采访调研,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越来越多的官兵在“失败之痛”中领悟到“科技是核心战斗力”这句话的分量。

正如那名连长坦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与天上卫星的距离,而是你压根就没有想到它。”

这名连长口中的“没有想到”,还写在更多官兵的眼里、心里。

去年,某旅某连老式高炮被某新型导弹武器系统代替。面对先进的指控系统和诸多科技设备,官兵们涌到脸上的表情不仅是喜悦、惊讶,还有从内心深处生出的“本领恐慌”。

这一幕,只是我军改革强军背景下的寻常一幕;这一表情,某种程度上折射着基层官兵科技素养的现状。

我军大部分新技术、新装备的最终使用者,都是基层官兵。他们科技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在掌握使用新装备的熟练程度上。记者在调查某旅某营官兵时发现:绝大多数官兵能懂操作使用,但仅有部分官兵能够熟练掌握武器系统的技战术性能……

“新装备列装部队的速度越来越快、型号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然而,官兵的科技素养并不能随着新装备一起列装配发。”某旅领导忧虑地说,如果不能把新装备的科技含量转化成战斗力含量,不能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再高科技的装备也只是“烧火棍”。

这位旅领导的忧虑,绝非危言耸听。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单位对新装备“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把新装备当成“宝贝”束之高阁,生怕磕着碰着;有的盼新装备盼红了眼,来了新装备又傻了眼;有的凭老经验,一涉及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就力不从心,说不上话、插不上手、使不上劲;还有的离开厂家这根“拐杖”,新装备就玩不转……

“这里面,固然有‘怕出事、出不起事’的观念在作祟,但说到底是科技素养低,欠缺驾驭新装备的本领和信心。”一位旅领导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