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

来源:中国武警网作者:武炎龙、郝楠、侯锐进责任编辑:董玥
2018-10-10 17:29

张思德(左)正在和战友一起烧炭

在人民军队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英模人物。位列全军八位英模挂像之首、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1915年4月生于贫苦家庭,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是中央警备团(现武警北京总队第3师11支队)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石峡峪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为抢救战友光荣牺牲,年仅29岁。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举行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毛主席出席追悼会,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一名普通战士、普通党员,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得到了党和领袖的高度赞扬,成为亿万军民学习的楷模,是因为在张思德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坚持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回溯历史,追寻张思德的成长足迹,我们不难从中找到答案。

走上革命道路

张思德出生仅7个月,母亲便因病离开人世。临终前,把他过继给了叔父母抚养。5岁时,张思德就跟着家人砍柴、采野菜、打猪草,早早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15岁时,养父因劳累过度不治身亡,不久妹妹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从此,他和养母相依为命。1933年10月,18岁的张思德报名参加红军,被编入长胜县独立团,随部队作战。他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无论战斗多么残酷,他总是冲锋在前,渐渐地由一个普通的农家青年成长为一位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红军战士,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小老虎”。

1933年12月,一伙反动地主武装配合川军杨森21军一部,控制三河场至长胜县城的交通要道,阻截红军南下道路。上级要求独立团配合主力行动,迅速消灭这股敌人。任务交给张思德所在的2营,他主动向营长聂绍红请缨,带领尖刀班10名勇士趁着雾色爬上九打杵山梁,沿羊肠山道攀至关口梁寨门的山崖边对敌军进行突袭,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作一团。张思德和尖刀班战士一起,身背鬼头刀,冒着枪林弹雨,搭人梯爬上山寨,炸开大门,为大部队开路。2营官兵乘势追击,全歼守敌,顺利完成夺回关口梁的任务。

1935年7月,为执行“松潘战役计划”,张思德随部队来到黑水河边。当时,河水湍急,两岸尽是悬崖峭壁,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条锈迹斑斑的铁溜索。为了给大家开路试索,张思德不顾腿伤抢先把绳索一头系在腰上,一头系在原来挂竹筐的滑轮上,顺溜索滑了出去,一段一段地检查溜索的坚固性,全然不顾危险。部队顺利渡过了黑水河。

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向甘南进军,进入草地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粮食稀缺。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部队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茫茫草地,遍地野草,但这些野草中却往往毒草丛生,要识别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都要付出很大代价,轻者中毒,重者死亡。张思德总是抢在前边,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一天,张思德和一个小战士在水草丰盛的洼地上寻找野菜,发现水塘边长着一丛叶子形状和萝卜差不多的野草。小战士兴奋地喊着:“野萝卜!”拔起就要往嘴里送,张思德赶快喊住他,自己撕下一片叶子放在嘴里细细咀嚼,不一会儿就感到头晕脑涨,肚子一阵绞痛。他急忙对身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告诉同志……”话未说完就晕了过去。卫生队员闻讯赶来,只见他面色发青、脸上浮肿,忙取来解毒的草药,抢救了好一阵,张思德才苏醒过来。

建功平凡岗位

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张思德翻雪山、过草地,作战勇敢、多次负伤,站过岗、送过信、开过荒、种过地、喂过猪、烧过炭……对党忠诚、信念坚贞,革命第一、服从需要,高度负责、任劳任怨,无私无畏、敢于牺牲,友爱互助、情系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彰显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精神。

1938年7月,张思德被调到泾阳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处警卫连任一排三班班长。一天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全副武装,乘车将一批重要的抗战物资护送到延安。当车队行进到黄陵山区时,山陡路窄,颠簸不止。后半晌时分,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雇佣来的原国民党部队司机把车子横七竖八地搁在山坡上,只顾披上雨衣避雨去了。夜里,暴雨一阵大似一阵,张思德每巡查两个来回,就叫醒休息的战士和警戒的同志换班,自己片刻没有停留。天亮之后,战士们解开头顶上的帆布,一眼看到张思德浑身都是泥泞,已经成了一个泥人!那些司机见八路军战士这样拼命,没再讲什么就钻进了驾驶舱,顺利地把物资运送到了延安。

1942年秋,中央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并,成立了中央警备团。张思德被分配到1连2排4班当战士。一天,团总支书记找张思德谈话,问他当战士有啥想法?张思德腼腆地一笑:“当班长是革命的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的需要,干啥都是为人民服务!”

1943 年3月,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分配到毛主席身边当警卫员。他感到无比光荣、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他把对领袖的爱倾注到工作中,雨天换哨,少不了他;雪天上岗,他总要多站一个时辰;有的同志生病,不等班长派,他就主动要求去替补;遇上连里发戏票,他常常让值勤的同志去,自己代值班。

枣园位于延安城的西北方向,距城里有10余里路,毛主席经常要到城里开会,每次外出张思德都站在车后的一块踏板上担任警戒。夏天车后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冬天车后寒风凛冽,冻得手脚麻木。有一次,大雪天非常冷,下车后毛主席看到张思德耳朵长出了冻疮,便关切地问道:“为什么不把棉帽子的护耳放下来,护一下耳朵呢?”张思德回答说:“我们有规定,耳朵要听着周围的动静,捂上之后就听不到了。”

一天夜里,下起了瓢泼大雨。正在发烧的张思德突然从睡梦中坐了起来,他担心雨水会渗进毛主席的窑洞,便急忙穿上衣服,抄起铁锹冲了出去。同执勤哨兵打过招呼后,他急忙爬上窑顶检查排水沟。大雨中,张思德把排水沟挖宽,让雨水顺畅地往下流,他顾不上自己正在发着高烧,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雨水渗到毛主席的窑洞。很快,窑顶上几十米的排水沟畅通了,看着雨水顺着窑沿流到院子里的坡地下,张思德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张思德每天把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干净,并把毛主席经过的土路垫平填实。毛主席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就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主席窑洞附近的牲畜赶走,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主席能多睡一会儿。张思德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信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铛。如主席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主席休息。

成就人生壮举

张思德所在的长胜独立团团长陈明保,在与川军战斗中,喊着“共产党员跟我上”的口号,带头冲锋突围,最终壮烈牺牲。这次战斗给年轻的张思德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使他真切感受到了“共产党员”这四个字饱含的精神特质。

1936年张思德跟随部队来到了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初春,由于在行军和战斗中3次负伤未得到根治,组织特意安排张思德在云阳安吴堡“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学习疗养。张思德(左)正在和战友一起烧炭其间,张思德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切感悟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加上四年战火的洗礼,使他对党有了极其深厚的阶级感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思想过硬,表现出色,组织上很快接受了他的申请,1937年10月,张思德光荣加入了党组织,更加坚定了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1944年秋,中央机关和枣园警卫人员组织一个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烧炭。张思德被选为农场副队长。他率先垂范,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开窑出炭非常辛苦,里边极度闷热,每到出炭时,他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烧炭要经过伐树、打窑、填窑、烧火、封火、出窑、捆扎、运输等数道复杂工序,其中封火尤为考验技术。11个人的烧炭队伍中,真正烧过炭的仅张思德一人。面对重重困难,也没有畏缩不前,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带领烧炭队在实干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

1944年9月5日一大早,天空下起了小雨,张思德和战友小白冒雨进山了。寂静的山林,张思德和战士小白又在打一孔新窑,两人紧张而有序地干着活,不时地交谈着。“我们烧好炭,回枣园,又到毛主席身边啦!”革命工作的幸福感充溢在张思德的心间。快到中午,眼见一口窑就挖成,突然窑顶掉下几块碎土。张思德发现情况有异,大喊一声,一把将小白推向洞口。两米多高的窑顶坍塌下来,张思德被压在了窑土里面......当战友把他从土中扒出来时,张思德的心脏已停止了跳动。他把生留给战友,把死留给自己,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

得知张思德不幸牺牲的噩耗后,首长和同志们都为失去这个优秀的战士悲痛万分。毛主席第一时间作出指示:第一,给张思德同志身上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给他站岗;第二,搞一口好的棺材盛放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来;第三,开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9月8日下午,天空阴沉沉的,追悼大会的会场庄严肃穆。会场的土台搭起棚布,主席台两侧摆满了战友们亲手采集的山花编织而成的花圈,台中央悬挂着张思德同志的遗像,旁边挂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毛主席默哀后缓步登台,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9 月 21 日,毛主席审定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解放日报》一版发表。从此,“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张思德的名字也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1945年4月,中共七大把“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由于我党我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