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飞行员郝井文:战鹰,为祖国奋飞

来源:新华网作者:黄明 张玉清 张汨汨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9-01-03 17:24

备战之思:在大国空军的换羽重生中爬坡转型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世纪末以来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使现代战争进入了全新作战样式——精确制导,电子干扰,隐身战斗机……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的两枚“斯拉姆”导弹,诠释了精确制导武器的效能:第一枚导弹把目标墙体炸开一个洞,第二枚导弹穿过此洞后爆炸。

“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震惊世界。

适应现代战争的形态变化,上世纪90年代起,人民空军开始了换羽重生之路。1994年入伍的郝井文,恰逢其时。

2001年,郝井文受命改装先进战机。装备的更新换代,对这个跨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飞行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一次质的蜕变。

郝井文机组完成准备听令升空(2018年12月14日摄)。 新华社发(万全 摄)

“2008年,我们就开始融入到体系当中去。”从那时起,郝井文意识到,除了对装备挖潜,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更是“体系”的较量。

同年,《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称:“经过近60年建设,空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战略军种。”由此,向“体系”和“联合”转变,已成为人民空军建设攻防兼备大国战略军种的转型共识。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空军开始组织实施“红剑”等体系对抗演习,使得“体系”一词逐步深入人心。

“‘红剑’演习体系要素全,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战法训法,还可以此来倒推我们这个单一机型如何提升能力。”每次参加“红剑”演习,郝井文所在部队通过跟踪并适应体系的变化,都收获颇丰。

而他真正对“体系”刻骨铭心的认识,则是在“红剑-2014”演习中的一次败北经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