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漠雪山数十年,他们用生命呼喊同一个名字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作者:苏延强 王宝伟责任编辑:伍行健
2018-12-28 21:15

雪山、云海、大漠,吟唱着奉献之歌。

50多年前,在战火中诞生的驻疆空军某指挥所派出一支英雄的队伍,在千里之外的“生命禁区”扎下营盘。

这里叫红其拉甫,每年有200天刮8级以上大风,大雪封山时间长达8个月,最低温度达-42℃。因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

那时起,“红其拉甫”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任岁月流转,无论在高原雪山,还是在大漠戈壁,英雄的名字永不褪色,红其拉甫精神代代传承。

雪域之巅,他们用红其拉甫为自己命名

“珍惜荣誉,再立新功!”

海拔41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一座雪山环绕的陈旧院落在官兵们的铿锵誓言中“苏醒”过来。官兵们轻抚着它的一砖一瓦,反复念着墙上镌刻的周总理发来的嘉奖电,思绪被带回了50多年前。

红其拉甫气象导航站第一批军工在界碑留影。

1965年5月17日凌晨3时,机要员把一份特急电报送到了大漠深处的空军某指挥所参谋长仲兆增手中,军委命令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在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山交汇处建立一个气象导航站。

由18名官兵组成的小分队背着行李,带上干粮,扛着导航器材,挤上一辆“嘎斯”汽车,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向西北进发。路越走越险,靠山一边,陡崖峭壁直插云霄;靠河一面,万丈深壑不见尽头……

导航阵地架设,要挖一个小坑,在寻常地方本是两三分钟就可以做完的事,在红其拉甫却要两三个小时。站着挖不动,他们就坐着挖,坐着累了,就趴着用手扒。手流血了,在雪上擦一擦,接着干。

一口馕、一把雪充饥。

“保护装备!”原本晴朗无云的天空,突然乌云密集,飞沙走石,眼看导航天线要被刮倒,官兵们第一次在“生命禁区”打响了“天线保卫战”。被风刮起的石子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疼痛难忍。战士们被风吹倒了,就趴在地上死死地抓住固定天线的钢索,一齐怒吼着:“人在阵地在!”

1965年6月2日凌晨,一架涂有鲜艳五星红旗的伊尔-18飞机,穿过共和国西部的茫茫夜色,飞临帕米尔上空。

“你们在高山辛勤工作,不畏艰险,克服了重重困难,望你们继续努力。”从收信机清脆嘀嗒声中传出的电文,使报务员激动的心几乎要从嗓子里跳出来。被冻得面色青紫的官兵们欢呼蹦跳,相互拥抱,他们把总理的嘉勉电内容镌刻在墙上,始终用红色油漆刷得闪亮亮。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叫同样的名字——红其拉甫人,他们都曾为了这个名字的荣耀而奋不顾身。

“到边疆去!”1981年初,年仅23岁的董辉军校毕业之际,在被窝里打着手电把祖国的版图看了一遍又一遍,下定决心。然而,高原的考验是严峻的,他嘴唇浮肿、起泡、裂口,被高烧折磨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透过小小的窗,董辉时常凝望那面镌刻着嘉勉电的照壁:“我不下去,红其拉甫没有逃兵!”他拒绝了到县城治疗的“特殊照顾”,每天挣扎着爬下床,铺光缆、架天线、扛设备,他样样不肯落后,高原反应导致的头痛难以忍受时,就抓起地上的雪狠狠地在脸上搓两把。

深秋的一天,站里正在搬迁导航机器,突然接到3天后有重要专机通过的电报。电报就是命令!董辉带着战士们一步三喘、三步一停地抬着上吨重的机器走在深深的雪地里。许多人头痛难忍,眼冒金星,口吐黄水,硬是提前一天半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在阵地上组织读报。

当地人说:没有松树的意志,就无法在这悬崖生根。一茬茬可爱的红其拉甫人一路冲锋一路歌,铸就了“忠诚无畏、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的红其拉甫精神,累计提供气象资料12.5万余份,优质率100%,安全准确地为国际航班和专机导航2万多架次,使新中国的飞机得以冲破别国封锁,飞向世界,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气象导航站”荣誉称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