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纪实:团结·智慧·勇气

来源:新华社作者:霍小光 李忠发 等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8-09-05 23:28

情意浓

73岁的马里总统凯塔至今记得,1963年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非时,自己不到20岁,“人们夹道欢迎,高呼着‘周总理!周总理!’”

“中国是我们很早建交的朋友。自那以后,马里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坚定地推动与中国的友谊。”凯塔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动情地说。

“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许多非洲领导人不约而同向习近平主席谈到了这句话。

历史永远铭记,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

毛泽东当时以鲜明的态度向非洲朋友表示“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支持你们的”;周恩来三访非洲,最长一次达一个多月,赢得非洲人民广泛赞誉。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

中国始终重视对非友好合作,双方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

习近平主席深情回忆,他9次踏上非洲热土,以国家主席身份4次访问非洲。

2013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习近平主席就前往非洲,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发展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和非洲国家是患难之交,患难之交不能忘。”习近平主席这样讲述中非关系。

在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道出了中非友谊牢不可破的真谛: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

这样的话语,情真意切——

“今天我们又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一堂,就像亲戚串门一样常来常往,我们倍感亲切。”

“凡是答应非洲兄弟的事,就会尽心尽力办好。”

……

连日来,无论是会见时,还是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总是感人至深,引人共鸣。

“谢谢,您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举手示意,用中文向习主席问好。习近平主席微笑着点头回应。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到访塞内加尔;一个多月后,萨勒总统应约出席峰会。

老朋友相见,习近平主席愉快地回忆起在塞内加尔摔跤场“勇士们载歌载舞”的情景,“看到塞内加尔人民对中国那种深情厚谊,我觉得中塞友谊是深入人心的”。

历经岁月洗礼,中非情谊始终熠熠生辉。在事关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从来都是立场鲜明、毫不含糊地互相支持。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2008年汶川地震后,赤道几内亚向灾区捐款100万欧元,对于这个刚刚走出赤贫的小国来说,相当于每个国民捐款1欧元。

非洲人民不会忘记,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疫区,被誉为“最美逆行者”。塞拉利昂总统比奥说,疫情最严重时,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驰援。

4日,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同30多位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夫人按下座位上的按钮,点亮花坛中央红丝带,共同发布《中非艾滋病防控主题会议联合倡议》。

艾滋病防治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本次峰会为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这样的信任,令人动容——

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曾多次组织内阁成员观看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他在出席峰会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习和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国家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的成功是个榜样。”32年前就来过中国的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化。他向习近平主席坦陈:“科特迪瓦要学习中国的改革,中国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借鉴。”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为体现对各国的尊重与友好,按照习近平主席指示,中方作出了这样的精心安排:习近平主席要同所有与会外方领导人举行“一对一”会谈会见。

这是一张令人目不暇接的外事会见日程表:

9:55,苏丹总统巴希尔;

10:20,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

10:45,毛里求斯总理贾格纳特;

11:10,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

12:00,塞内加尔总统萨勒;

……

9月2日,一天11场双边会晤,转场精确到分钟。

这只是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工作安排的一小部分。

4日峰会闭幕当天,习近平主席更是连续12个小时开展高密度、高强度的国事活动。

叙友情、谈合作,每一场外事安排,都透着中非之间厚重情谊;

老相识、新朋友,每一次会见相聚,都印证兄弟般的真诚互信。

3日晚,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情意融融。

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艺术家们共同登台献上热情奔放的《舞动新时代》,少年儿童用魔术手法打开中国和非洲国家国旗,融合中国鼓乐、非洲布隆迪大鼓和尼日利亚鼓乐的《鼓角相闻》为中非合作鼓劲加油……

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举行宴会,欢迎出席峰会的外方领导人和夫人。

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致辞,真诚表达中非兄弟亲情:“以行动兑现承诺,以实干书写历史,让中非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中非友谊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向未来

非洲谚语说,河有源泉水才深;

中国古语云,为有源头活水来。

9月1日,习近平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伦古,两位领导人谈及坦赞铁路,共忆中赞、中非深厚传统友谊。

“我们要进一步合作,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更大活力。”习近平主席说。

4日19时,人民大会堂一层西大厅早已坐满中外记者。

习近平主席同前任和新任非方共同主席国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并肩来到这里共见记者。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北京峰会成功举行,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的一系列讲话,引领中非合作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答时代之问,启未来之程。

面向未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友谊是唯一的通途,我们的命运心手相连……”3日晚的欢迎宴会上,一首《命运共同体》,唱出峰会主题。

“共同倡议世界各国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纳入联合国文件,到此次成为中国和50多个非洲国家的政治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迈入新时代,再上新层次。

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全面阐释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他向26亿中非人民发出号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习近平主席用四个感叹句郑重宣示坚定信念和决心:

“任何人都不能破坏中非人民的大团结!”

“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非人民振兴的步伐!”

“任何人都不能以想象和臆测否定中非合作的显著成就!”

“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和干扰国际社会支持非洲发展的积极行动!”

走深走实,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构筑合作新平台——

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参与方。

峰会期间,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中国同多个非洲国家签署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在非洲大陆不断拓展。

“中非合作找准基础设施不足等制约非洲发展的要害,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搞花架子。”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

共见记者后,习近平主席同拉马福萨总统、萨勒总统并肩而行,谈笑风生。红地毯两侧,论坛各成员方国旗、会旗并排竖立。绿色是许多旗帜的主色调,犹如非洲这片“希望的大陆”迸发出的勃勃生机。

“我们相信,非洲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非洲雄狮在新时代一定会重振雄风、奔腾向前。”习近平主席的话为非洲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开放合作,解答时代命题释放互利共赢的坚定信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

登高望远,观察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唯有开放合作,方能共享机遇。

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无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还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习近平主席都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时代的担当,梦想的召唤。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气氛热烈。

峰会临近尾声,刚刚结束圆桌会议的非洲各国领导人纷纷围拢到习近平主席身边,争相向习主席表达祝贺和感谢。

“这是一次历史性盛会”“您是工作最努力的人”“我们跟您保持完全的一致”“我们和中国站在一起”……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以北京峰会为新起点,秉持友好合作初心,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目标必定早日实现。

(新华社记者霍小光、李忠发、张旭东、刘华、乌梦达)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