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丨李俊:为世界提供一个无差别“公共产品”

来源:文汇网作者:王嘉旖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1-11 15:48

▲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期只有短短六天,但其溢出效应将在展会结束后持续发挥作用。图为进博会最后一天,最后一批观众陆续步出展馆。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几乎所有的博览会上,货物总是主角,服务贸易仅仅占据一角。此次进博会的“不一般”之处就在于特意为服务贸易预留一个展区,这表明了中国扩大服务贸易的决心与勇气

■对于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品牌和企业而言,此次进博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与欧美知名大企业、大品牌同台比拼。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也是一个可以“买全球”的优选平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国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进一步赢得优势,还需依靠更发达的服务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一直留心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他特别赞赏此次进博会为服务贸易辟出了单独展区,让全球最优质服务贸易提供商和中国采购商有了面对面的对话机会。

李俊表示,引入更多海外服务贸易提供商可以助力我国制造业往产业链中高端环节进发,更好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服务贸易进口并不消耗国内购买力

以往相当长时间内,服务贸易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这从国内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博览会主题便可窥见一斑。“几乎所有的博览会上,货物总是主角,服务贸易仅仅占据一角。”李俊说。当然,这与当今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无关系。经过几十年的稳步发展,我国货物贸易已步入成熟阶段,无论是贸易额,还是政策配套均已走上正轨。反观服务贸易,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与一些服务贸易领先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5313.3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8415.7亿元,增长13.6%;进口16897.6亿元,增长6.1%;逆差8481.8亿元。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或许能解释服务贸易为何较少被人提及与关注。然而,李俊认为,此次进博会的“不一般”之处就在于特意为服务贸易预留一个展区,这表明了中国扩大服务贸易的决心与勇气。

国内部分人担心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扩大服务进口,会消耗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但李俊认为,服务业扩大开放和海外服务提供商的引入,可与国内服务业企业良性竞争,促使国内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继而不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国外高品质服务进口可以培育一批“挑剔消费者”,从而在引导国内服务消费升级中发挥作用。

中国拥有发展服贸的天然优势

李俊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较上年同期收窄26.6亿元,这也是2010年以来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这表明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尤其是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在这一数字的背后,李俊更看到了支撑服务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拥有发展服务贸易最具优势的基础资源——人才。“我们可以轻松地在国内找到特定领域的专才,这是许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也是人力资源大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独特优势。”他说。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企业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范围也越来越大,这对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市场的多元性和兼容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经济的本质是城市经济,涉及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包括科教文卫、旅游文化、物流等方方面面。”李俊表示,中国所具有的庞大人才资源和消费市场,正是服务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也是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天然优势所在。

李俊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比喻成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个无差别“公共产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有兴趣就可以来这个开放平台展示自己的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之前,许多国家的优秀品牌因为缺乏成熟的营销模式、出口渠道不畅、物流成本较高等因素,没有机会来到中国市场。对于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品牌和企业而言,此次进博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与欧美知名大企业、大品牌同台比拼。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也是一个可以“买全球”的优选平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