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名人堂”评选,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卫东 杨永纲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3-08 03:16

练兵场上,胆略过人、技高一筹的尖兵是官兵心中的明星,也是激励官兵不断超越自我、标识实战化军事训练水平的鲜明坐标。火箭军部队“砺剑尖兵”评选已经开展了15个年头。这一荣誉逐渐累积成为火箭军一种重要的强军文化形态,是展示火箭军实战化军事训练水平和官兵精神风采的窗口。在它的激励影响下,一大批训练尖子脱颖而出,在火热的强军实践中竞相绽放青春的华彩,不断抵近心中的梦想。本文和此前推出的《“郭兴福教学法”的文化生命力》都生动说明一条清晰可见的规律,强军文化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元素,在军事训练领域有着强大影响力。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长剑飞天的闪亮坐标

——“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文化思考”系列报道之二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特约记者 杨永纲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新年前夕,当10名官兵光荣加入火箭军“砺剑尖兵”行列,战略导弹部队这一源自训练领域最高荣誉的评选活动,已走过15个年头。在这个被誉为战略导弹部队“名人堂”的殿堂里,群星闪耀,熠熠生辉。他们宛如列队走来的方阵,生动诠释着火箭军实战化训练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彰显出我军强军文化的深刻内涵。那么,这一突破专业技术区分、超越年龄身份界限的评选活动,究竟会对实战化训练产生什么影响,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文化思考与启迪?

塔尖之约

大国佩剑,须砺剑锋。“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活动,是面向青年官兵比拼打赢本领、评选砺剑典型的竞技擂台,是火箭军独具军种特色的荣誉品牌,也是展示战略军种形象的名片。火箭军机关领导介绍说,为激发官兵投身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积极性创造性,这项评选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至今已有80名官兵受到表彰。

每次“砺剑尖兵”评选,都备受各方关注。因为在官兵心中,“砺剑尖兵”已不仅仅是一项个人荣誉,而是一柄柄打赢利剑、一个个胜战地标,更是火箭军将士强军征程中的一个个精神坐标。翻看荣誉名册,“砺剑尖兵”中有的扎根基层,砺大国长剑;有的驻守深山,为导弹筑巢……但他们身上都有同一个鲜明的“二维码”:练兵备战的先锋、能打胜仗的标杆。

在新入选的“十大砺剑尖兵”中,有一位是火箭军研究院某研究室主任周宏潮。她巾帼不让须眉,托举起长缨劲舞苍穹的如山重任,用智慧之羽拨开重重迷雾,划出最美的中国弹道。还有一位是某导弹旅指导员容科新。他曾被评为火箭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是该旅率先通过发射架指挥长考核的政工干部……

这些年来,“砺剑尖兵”评选已经成为火箭军官兵“华山论剑”最高水准的平台,在战略导弹部队催生出精武强能、备战打仗的浓厚氛围。“手擎千里点穴利器,气吞万里如虎。这是一个‘虎营长’的‘打仗Style’。他虎虎生风,带出一群虎贲之士。沙场大点兵,用忠诚之魂看齐亮剑,迎着灿烂朝阳,写出绚丽答卷。”这段文字,是前不久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颁奖晚会上,赋予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六营营长罗寅生的颁奖词。2009年12月,硕士毕业的罗寅生走进火箭军某巡航导弹部队。他所在的导弹旅技术二营营长苟翼曾荣膺第二届“十大砺剑尖兵”。旅史馆内,苟翼佩戴勋章的照片,让罗寅生心潮澎湃。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在这些年里,罗寅生牵头拟制3项作战方案,优化某型号导弹技术阵地测试流程,有效缩短了某型导弹测试时间。去年7月,他指挥官兵成功发射数发新型导弹,随后征衣未解参加沙场阅兵,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

正如火箭军一位领导形象地说,火箭兵手执大国长剑,他们就是“剑客”,“砺剑尖兵” 把忠诚使命、精武强能、拼搏争先的精神融入血脉,个个身怀绝技,剑术、剑法高人一筹,或出神入化,或炉火纯青,他们是站在塔尖的高手、尖刀上的刀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