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变化
走进校园,校舍宽敞明亮,学校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区分明确。除必须的教室、宿舍,学校还建有专用教室、实验室、各类多功能教室、藏书室、阅览室、标准400米环形跑道、塑胶田径场、综合体育馆……
什邡市七一中学校长赖绪云直言,学校能得到今天这样的发展,第一要感谢“特殊党费”的援建,第二要感谢对口支援帮扶的学校。
他举例说,清华附中和我们建成了对口支援的结对学校。他们在教师管理、教师培训、师生交流方面做了很多,而且这十年来从未间断。
什邡市七一中学教师伍昌杰接受记者采访。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作为一线教师,伍昌杰的感受更为具体。地震之后,在“特殊党费”基础上,硬件设施有巨大提升。“现在我们用的硬件设备过去根本想都不敢想,我们在教室里就可以完成网上教学等活动,这在十年之前是不可能达到的。当时电脑也未在学校教学中普及,要看幻灯片都要搬一个很笨重的机器。”
而对口支援的结对学校则让当地教师接触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这也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相比过去我们单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去传授知识,今天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都有很多发展。”
“过去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靠老师‘满堂灌’,现在完全改变过来,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我教语文的角度来讲,过去只是要‘一课一读’,学生也不去思考;现在让学生分小组参与课程、自己查资料、提问题,然后老师来解决。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他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七一中学自成立以来的七年间,高考升学人数稳步提升。
什邡市七一中学校长赖绪云向记者介绍学校情况。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