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探寻强军DNA:一个步兵营的“换羽”之路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魏兵 钱晓虎 吴科儒 李亮 张永进 杨再新等 发布:2018-08-15 09:43:1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发射火箭爆破器开辟通路。杨再新 摄

 

 

转型再出发,多少原来的专业骨干、技术大拿、训练标兵站在新的起跑线。

——炮班班长徐大鹏,曾是旅里有名的“一号观察手”,然而握着新式侦察设备,却一时丢不掉“老一套”的侦察方法,第一次沙场亮相战机一误再误。

——无线班班长杨壮,面对“罢工”的新型电台,拿起螺丝刀就开工,故障没排除,按键却装不上了。下达任务的关键时刻“掉链子”,杨壮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观念的陈旧,比枪炮的陈旧更致命;思想的偏差,比准星的偏差更可怕。全营接手新装备后的首场演练,最后竟然被判定“伤亡”70%。

演练复盘,大家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多种新型火器为啥不会灵活配系,陆空信息网络为啥没法搭建联通……“70%的伤亡,如果真是打仗,多少条命没了?!”

“有了新装备、新要素、新编制,我们打得远了、看得远了、联得远了,可为啥打仗不灵?”营长宋恒哲一语道出大家的反思,“锤炼新型作战力量,取决于我们的思维和视野能否超越武器性能的边界。”

从零起步,从基础理论学起,一营官兵自己编教材、写教案,为了搞懂一个数据,有时在车上一干就是几个昼夜。

从火炮构造到指挥系统,从赋予射向到诸元计算,一营官兵一步一动地测、一分一毫地比,梳理总结出新型火炮射击诸元计算、观察所开设等6种新方法。

“过去练‘脖子以下’的硬功夫,如今要多练‘脖子以上’的硬功夫。”谈到转型之痛,二连连长贺亚鹏感慨颇多。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袁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