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这么美,我要守好她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周启青 肖炬鹏 盆世舟责任编辑:袁帆
2018-08-27 00:15

 

爱心救护,共建和谐“乐园”

傍晚,太阳西沉,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撒下一片余晖。树林中传来鸟儿清脆的啼鸣,沙滩上数只白鹭悠闲踱步,一队巡逻的战士走过,白鹭扑动翅膀,腾空而去。

“在西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西沙某水警区政委胡巨民告诉笔者,这些年,岛上绿化覆盖率逐年递增,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已有几十种鸟类在此停留筑巢。

今年年初,战士赵永雷在信号台偶遇一只翅膀受伤的雏鹰,战友说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嘱咐赵永雷一定要把小家伙照顾好。赵永雷格外细心,每天都拿碎肉和水喂养它。似乎是为了报答赵永雷,这只雏鹰时不时站在信号台,瞪着大眼睛巡视四周,当起了“哨兵”。十几天后,雏鹰翅膀的伤好了,它绕着楼顶盘旋好几圈,才回归天空。

在远离祖国大陆的西沙岛礁,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美丽可爱的飞鸟游鱼,是官兵最亲近的“小伙伴”,保护“小伙伴”也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一天傍晚,战士田帅正在海边散步,发现一个黑乎乎的小动物在海滩上缓慢移动。他凑上前去,原来是一只海龟,背着厚重的壳,爬得异常艰难。田帅俯下身子仔细察看,发现海龟后肢残缺了一块,像是被船只螺旋桨打伤的。如果海龟继续暴露在海滩,很容易遭受二次伤害。于是,田帅大声呼叫周围的战友,大家找来储物箱,将海龟送到卫生队。

看着受伤的海龟,军医立即与某野生动物救护专家视频连线,对海龟的伤势进行会诊。专家告诉他们,这个小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玳瑁,又名十三鳞,属珍稀物种。治疗中,在田帅和战友的精心照料下,海龟的伤情很快好转。

“我们守卫西沙,就要守卫这里的每一个生命,因为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看着康复的海龟重回大海怀抱,田帅感慨地说。

忠实守护,营造动物“天堂”

西沙东岛是著名鸟岛,长年活跃着近10万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鲣鸟。同时,也活跃着一群身穿蓝色迷彩的护鸟人,他们就是东岛某守备队官兵。

该守备队官兵告诉笔者,鲣鸟鸟巢筑在树上,一个挨一个。它们的习性非常有趣,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筑巢由雄鸟、雌鸟共同完成。鲣鸟年产一蛋,产卵季节在每年冬天。雌鲣鸟孵化期间,雄鲣鸟极为勤快,早出晚归,把捕捉到的整条鱿鱼吐出来,喂给雌鲣鸟。

鲣鸟不仅有强健的双翅,前蹼也很发达,既能翱翔长空,也能在波峰浪谷中长时间畅游。它是渔民的好朋友,长年在西沙海域作业的渔民亲切地称它为“导航鸟”“助渔鸟”。因为鲣鸟识别方向的能力很强,无论飞离栖息地多远,都能准确飞回。

西沙渔民根据鲣鸟这种习性,把它当作“引路人”。白天,渔民依据鲣鸟集结方向和寻食动向,驾船扬帆,去那片海域撒网捕鱼;傍晚,又顺着鲣鸟飞回的方向,把渔船驶往邻近海岛停泊歇息。

西沙每年都要经受数次台风袭击。台风来势凶猛,经常将鲣鸟精心营造的安乐窝破坏。近几年,每次台风来临前,东岛官兵都会将小鲣鸟从树林抱回,放在自己宿舍,用小鱼喂养。台风过后,再将小鲣鸟送还大自然。有时,台风突然来临,官兵就顶着狂风、冒着暴雨,将小鲣鸟抱回营房。风平浪静后,官兵又捡来树枝、树叶,冒着危险爬到树上,将鸟巢搭在牢靠的树枝上。

在守岛官兵的努力下,东岛成了鲣鸟的乐园,鲣鸟也成为东岛的“三宝”之一。目前,东岛除鲣鸟外,还有军舰鸟、燕鸣、金雕、绣眼等40多种鸟类。

东岛还有一种神秘动物——野牛。它们约有100头,主要靠食用岛上的草本植物为生。野牛的来历比较“显赫”,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随船带上来的,只是这段历史已无从考究。

之所以说野牛神秘,是因为野牛生性“害羞”,平时都生活在抗风桐的密林中。运气好的官兵晚上巡逻时,能隐约看见其踪影,但大部分时间只能听见牛低沉的叫声,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因为野牛近亲繁殖,这些年“牛宝宝”越长越袖珍,守岛官兵看在眼里,愁在心上。为此,他们引进品种优良的牛上岛,以改善东岛野牛的基因,让它们更加健康地生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