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展览的新收获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国平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9-14 10:11

李铎先生创作展标“鉴古开今”

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 “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于2017年9月6日在北京81美术馆隆重开幕。这个展览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有过第一次成功后,人们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从展览现场的反映看,策划以及参展者们收获更多的是喜悦,在当天举办的研讨会上,中国书协领导及若干著名书法家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与称赞。普遍认为这个展览给人以震撼,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彰显了展览及作品的魅力,是近年来最具特色和新意、最为成功的主题性展览。

对于书法展,主题性,尤其是具有政治色彩的主题性,是个绕不过的话题。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古人说:“书以载道。”其中表达的意思,我以为,一是书法本身传达的中华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二是它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这个优势,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体现自己更大的价值。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助推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家和军队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强国强军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看到了作家、画家、音乐家、剧作家、舞蹈家等等的投入,他们或放声歌唱、或鞭笞呐喊,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表达和记录下了这个伟大时代的点点滴滴。而作为文化艺术一部分的书法家,不能置之度外自说自话。应该看到,由于文化的缺失,当代书法的社会功能在逐渐弱化,“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让我们在时代浩浩荡荡的洪流大军中看到了书法家的身影。从这个展览设置的“忠诚、胜战、正气”三个篇章来看,非常切合当下部队铸牢军魂、聚力强军、准备打仗的形势和任务,对全社会亦有正能量的影响。整个展览气格宏大、布局独到,共性和个性都十分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军队优秀书法家这一次的集体亮相,体现了他们的军人意志,也体现了他们的社会担当,雄风正气扑面而来。不仅在书坛上展示了他们的强大存在,也给我们举办主题性展览带来许多的启示。

其一,好的主题,并非必然有好的效果,精心设计非常关键。从以往许多的政治性主题展览看,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普遍的感觉是政治性强、艺术性弱,不吸引人,结果是,简单地配合了一下形势。主要原因,我认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精心的设计和营构。许多主题性展览,往往是大致地规定一下内容和尺寸,所要做的就是收集来稿、组织评选和装裱展出等,没有创意、没有总体设想,基本是各自为阵、五花八门。“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显然吸取了他人的经验教训。一方面,他们强调思想性与针对性,所选内容涉及《国语》《左传》《史记》《论语》《孟子》《淮南子》等诸多经典和名人名言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文深理妙、慧心益智、发人深省,非常切合当下;另一方面,他们为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围绕着展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统一部署。整个展览经历了确定主题、精选内容、推举书家人选、集中办班、安排部署、分头创作、严格评审,以及出书、布展等若干步骤,在考虑展厅空间结构、书家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排兵布阵。具体说就是四个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尺寸、定书体。将书家的我要写变成了要你写。这个命题作业,似乎在很多方面有悖常法,也给书法家出了很大的难题。有人说是“戴着镣铐跳舞”,但让一切都在大的总体把握之中,极大地发挥出了团队的作用,凸显出一种整体的美感。这个美感里,有令行禁止、步履铿锵的整齐划一,也有主次分明、大小变化的节奏韵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