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展览的新收获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国平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9-14 10:11

专家相互交流评选意见

其三,让个性在共性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群星闪烁,才有灿烂的天空。个性,就是在普遍中凸显出来的那个有着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独特。个性对于一个人的创作来说,大家都很明白,而在许多主题性展览中,对主题的片面强调,则往往会被共性、群众性、广泛性统一消解掉,其结果是缺乏活力想象力,没有争奇斗艳的生气、没有山高水长的比较,审美样式单一,审美标准泛化等。“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注意到了这一点,“四定”中,有定人、定字体两条,这本身就给个性化发挥留了一条宽阔的通道。选上的书家中,有“二王”一路的,有擅写唐楷有庙堂气象的,有写章草的、有写魏碑的、有写狂草的,更有以写隶书、篆书见长的等等,仅写章草就有四五种不同的风格,或古朴、或机巧、或厚实、或飞扬,既风光各异,又互臻其妙,让展览有强烈的书法味和艺术性。“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几乎找不到一件直接模仿古人的作品。这个现象导致了几乎没有看到特别相似或雷同的作品出现。为什么?按照传统的理解,这里有个人气质的问题,也有审美趣尚的问题。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即对书法的整体认识。不是军队书家就高明一点,而是他们更注重对传统的“内化”,在“内化”之后,写出新意、写出自己。这样,学习传统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展厅里展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办主题性书法展,尤其是办具有政治色彩的主题性书法展,要搞好,是个难题。就目前我们看到的这类展览,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需要有与人与己不同的开拓创新意识,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也树立了一个比较成功的标杆。但愿有了这一个,会引出更多的那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主题性书法展办得更加有声有色,达到寓教于美的效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