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气象 时代书风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郑小成、钟海燕、周 辰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09-14 10:22

研讨会现场

——研讨——

李屹副书记的致辞讲道,这个展览是大格局、大气势,巨幅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强烈的,但是它的创作难度也是空前的。要做到远看有势、近看有质,这就要求作者本身具备排兵布阵、掌握全局能力,才能运筹帷幄、行云流水。苏东坡说“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这句话正应了当代军旅书法的真实写照。开幕式后来宾观看展览,中国书法界一线前沿的专家学者来到81美术馆学术报告厅,济济一堂展开学术研讨。

金石之声。苏士澍主席讲,看了展览非常振奋,感受到强烈的正能量、正大气象。内容都选自习主席重要讲话引用的名言诗句,选得准确、贴切,既对应部队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种景象是军旅书法家在传统的书法里面跌打滚爬练就的,是内容、形式的完美结合,给我们当代书界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陈洪武书记说,展览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冲击,充满了艺术性、学术性和文学性。观看后有三点感受:一是文艺载道,内容深刻,都是哲句,耐人咀嚼,通过我们书家的表现,再一次延伸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二是书风雄强,笔墨之间飒爽出军人的气派、军人的气度、军人的气象,是传递正能量的一个审美振荡,好多作品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三是形式独特,展览没有一点点的花哨,没有一点的雕饰,完全让书法作品来凸现,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郑晓华、潘文海说,这次展览是军队书家的整体实力集体展示。部队书家是当代书坛重镇,是活跃在当代书坛一线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多年来包括这次 “借古开今” 的“冲锋陷阵”,都令整个社会、业界刮目相看。刘恒说,从古到今,书法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历代的经典作品,第一个层面是看风貌,第二个层面一定要看内容,家里挂一幅书法哪个人不挑内容?所以内容是书法艺术生存和传承很重要的方面,军队在这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刘洪彪听学员创作设想

引领主流。刘洪彪副主席结合开幕式的介绍讲,在我们听到赞扬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自己的短处,我认为书法有技术、艺术、道德三个层面,道德层面是基础,军队书法家一定要在养德、做人、修性上先下功夫。这次展览是军队书法家集体亮相,就是要有高品位,就是让整个书坛看到我们军队书法家高昂的精神风貌。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讲,看了这次展览的确很震撼,这个震撼的感觉如同我们军队在南海的展现,看到了我们军队的“杀手锏”和战斗力。参展作品整体而又整齐,是内心的情感和时代的精神的表现,每人5件作品,而5件又各自不同,4个篇章20位作者的表现、风格虽然是多元的,但整体又是统一、规范、协调的,这是时代书法家的表现。军队有传统,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文化来打快板、唱赞歌、鼓斗志,这个展览就是这个层面的张扬。参展作者张继说,军旅书法已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元素,并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军旅特色,倍受中国书坛瞩目。作为这支书法劲旅中的一员,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但也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在军队调整改革中,既有新的机遇,更要有新的思路,要继承创新,在作品文化品质上下功夫,求突破。

注重探索。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讲,我参加了这个展览的人员评选,展览确实是成功的。不管是大作品,小作品,都是很本真的书写,体现出参展者在自然转换中表现的一种风采,特别是作品多数都是很少的字数创作这么大的一个作品,这是很难的。《中国书法》杂志执行主编朱培尔讲,展览中有些作品初看就觉得好像不是那么秀气,但我感觉那种帅、那种直接,那种书写过程当中的对于细节的有的放矢,干湿、浓淡、快慢、疏密、大小、开合、粗细,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在展厅作品里有所体现。我觉得这次展览对我们下一次做部队的专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启迪。《美术观察》杂志主编李一说,展览有机地处理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20个书家都可以做到卓然自立,书法毕竟是艺术,书法要讲究个性,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那就大大折扣了,正大气象不是单一的,正大气象里面也有丰富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厚祥说,路子走正了才能走得远,气象中包含书家的路子、品位、技法。艺术欣赏就欣赏这个路子、品位和功力语言,参展的20位书家达到了这种境界。《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郭兴华说, 强军兴军需要强军文化,军旅书法工作是繁荣军事文艺,打造强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军实践的伟大事业中更要不忘初心,强化担当,积极作为,在强国强军的进程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